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一一零怒(2/2)

刘继仁来南京,同样也与他的大计相关,吴襄也好刘泽清也好,都是他通过周延儒请来的,他所谋甚大,计划也极长远,因此这两位手绾兵符的大将,是他计划中的重要环节,绝不能生什么意外。

“咦,长伯似乎意有所指啊?”

谢刺剑、laocy110打赏~继续肯求月票中)

张溥,神情仍然愤怒。

“咦?”张溥愣了神。

一边想,他一边回到,来到岸边时,却看到会真舫已经离了码,行都有数十丈远了,他在岸边大呼小叫,舫上船夫才看到,然后画舫缓缓靠岸,将他又接了上去。…“诸弟为何不等我!”上船之后,张溥埋怨

“大把银洒下去,还怕什么声势制不成?”吴三桂冷笑:“况且我与此人斗气,也可掩饰行迹…否则我为何还在金陵久留?”

他竟然写了《五人墓碑记》这般的文字!

俞国振目光幽看着他:“小弟何错之有,可怜大凌河边骨,犹是闺梦里人。大凌河之败,吴襄当为首祸,朝廷轻治其罪,西铭先生执掌舆论清议,却如何与这等人混在一起?”

吴三桂略带轻蔑地看着这位士林领袖复社盟主,虎丘之会的事情他也听说过,当时张溥伸手一招,数千人喝声如雷,连带着江南乃至天下震动。可实际上这厮的胆气却不是很大,特别对厂卫可谓畏之如虎!

听他这样说,张溥觉得也有理,只是想到吴三桂洒去的银,原本可以派上更大用途,他心中未免有些可惜。

但这二人竟然都与俞国振关系不睦,这倒是件奇事。在张溥看来,俞国振与吴三桂的矛盾,不过起于角,在街争风罢了,这是武人骄横之本不值得追究。但刘泽清之侄刘继仁,此人甚得刘泽清信任,否则不会派到南京来,他挑唆得吴三桂与俞国振相争,是一个什么用意?

“西铭先生,你回去与那个姓俞的小说,关外之事,非他一家雀土能揣测,大凌河之事,若是家父有罪,朝廷岂有不明正刑典之理!”吴三桂又:“我不与他这守犬一般见识,但他若胆敢再胡言语,就是我不教训他,自有别人会代我气!”

“噤声,噤声!”张溥脸顿时白了。

“长伯,今日之事,是俞济民之错,我必会责他,让他歉。”张溥脸恢复了些,看了看左右,秦淮河畔人来人往,他看哪一个,似乎都象是厂卫,因此他将吴三桂拉到一边,低声:“我们行事,牵连甚大,须得慎重。俞济民别的或许不行,可在诡计多端上,却是远胜常人,有他造声势,我们的事情便能遮掩!”

“我不知他如何得罪了左都督总兵官刘鹤洲,我与他争端起时,便是刘鹤洲的族侄刘继仁在旁挑唆。”吴三桂又冷笑了一声:“非是我怕了他,只是不愿意与这等蠢货认真!”

“既是品评八艳,愚兄我少不得要当个考官!”张溥神一振,但想到吴三桂分手时的话,他正:“只是…济民,今天之事,你差了。”

听到他反而指责起自己来,张溥中怒气翻腾,双目一张:“儒知晓何事,此乃朝廷大事,岂是尔能妄言之!”

“造声势…此事我也会啊。”吴三桂扬起眉:“不就是个什么秦淮八艳评选么,我倒要看看,他俞国振能什么样的声势,能不能与我吴长伯相提并论!”

!#

这话语里训斥之味甚,座中气氛顿时又张起来。俞国振浅笑了一下,正要发作,张溥却离席拱手:“济民,是愚兄失仪,还请济民勿怪。”

“长伯,何必如此之急?”张溥气吁吁:“俞济民无礼,听我骂他一顿就是!”“家父此次遣我来金陵,一来是复职后回原籍祭祖,二来是为了西铭先生的邀约。”吴三桂凛然:“家父理会周阁老与西铭先生忧国之心,才冒着莫大危险行此事…西铭先生却带我去受那厮之辱!”

这其实不是失仪,只怕是他心中真正的想法,朝廷大事,自然由他们这些士林清来指评价,俞国振一介武夫,说好听就是杂学大家,说不好听就是不读圣贤书不科考门的浊,哪有资格来评天下大事。

说完之后,吴三桂便驱而去,跟着他来的伴当迎了过来,望着他们的背影,张溥陷思之中。

他是妾滕之,自小受家中仆人歧视,因此极为,最恨就是别人瞧不起他。陈龙熟悉他脾气,笑着:“是小弟命船工开的船,兄长快来,听听济民说如何评那秦淮八艳!”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