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二七五残民邀功非我明末风暴四(2/2)

崇祯这个疑问早在曹化淳准备之中,他恭敬地:“婢听说,这个俞国振是个孝,当初他父母因遭了禄星而死,他才十一二岁,便独自扶棺百里回到家乡,此后守孝三年结庐而居,不家乡一步。如今正是大过年的,他想来是回乡过年祭祖,偏偏赶上了这个。说起来,去年也是如此,他能在安庐破献贼,也是回乡祭祖呢。”

“不过,朕倒觉得奇了,去年四月的时候,他不是去了钦州给朕合浦珠了么?朕记得,当时那个南京镇抚司的…你的那个叫范闲的,还上折说,要安庐的罪民去钦`州帮着养珠,怎么这时候又跑回南直隶了?”

#c

那些女退了去,崇祯抱着自己这个才六岁的女儿在书房里转了半圈:“想见父皇了?”

“媺娖有好些时日未见父皇了!”

婢定然将此事办好…请皇爷放心!”心里虽然惴惴,他却没有迟疑,中如此回答

“果然,求忠臣,必于孝家。”听得这话,崇祯慨地连连,然后又想起一事:“虽说俞国振是朕的福将,可至今,他上还什么官职都没有吧?此前他将功劳得来的官职,都推给了他的堂叔…推功揽责,朝廷里那些朕之禄者,当为之惭愧才是!”“陛下所言甚是。”这个问题,曹化淳就不敢说了。…,

笑了好一会儿之后,崇祯放下奏折,回看着曹化淳问

“陛下圣天降世,自有天上星宿前来辅佐,婢看来,这俞国振不唯是陛下的福将,更是陛下…更是陛下…”

“想来卢象升的奏折就要到了,这些人还以为能欺瞒住朕,竟然将俞国振的功劳尽数私分掉…哼哼,那个祖宽,,不识礼数!”崇祯又喃喃说了一声,这话传到曹化淳耳中,自然心中有数。

仁被下台,实际上并不合崇祯的意思,当时是迫不得已,故此温仁虽是去职,却并未被勒令回乡,而是留在京中闲住。偶尔,崇祯还会派人去他府中,就国家大事征询他的意见。这让曹化淳相当惶恐,把温下台,他可是往死里得罪了对方,若是温仁有起复之机,那么他曹化淳就死无葬之地!

曹化淳心里突的一,这可与他先前所想的完全不一样。他侍候崇祯的时间极久,自然知自己这位主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说直白些,很有刻薄寡恩。却没有想到,他会对俞国振如此另相看!

崇祯将她抱了起来,见几个女在书房外张望却不敢来,向她们摆了摆手:“你们先去!”

“倒是小媺娖提醒了朕,朕虽不能给俞国振封官赏爵,却也不能冷了功臣之心。这样吧,曹化淳,你安排一下,让俞国振京,朕要见他。”

曹化淳心里暗暗松了气,自从去年中都祖陵被火、温仁下台之后,天许久未曾如此开心了。

“不过朕又不能明着赏他,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若是朕明诏发赏,那些嫉贤妒能结党营私的小人,必然要在朕面前大肆攻讦。他们奈何不了朕,为难俞国振却是绰绰有余…”

这段时间,因为寇再度南直隶的事情,崇祯确实又有些时日没陪自己这个女儿了。朱媺娖如今才只是六岁,正是憨之时,她又是周皇后所养,中无人敢因为年幼而轻慢她,就是崇祯皇帝自己,对这个女儿也甚是惯。

祖宽这一次就算功劳再大,也别想有什么升迁了。

崇祯闭上思考了一会儿,就在这时,外传来细碎的脚步之声,还有女有些惶急的呼唤:“殿下,殿下,陛下正在那边,殿下莫去惊扰…”

曹化淳更不敢再说什么,只是唯唯。

更何况,此事发生之后,崇祯便对他冷淡了许多,任他如何想方设法,主仆之间的关系,也恢复不到从前了。

他吃吃说了好一回儿,这番装憨卖傻,果然又将崇祯逗乐了:“行了行了,你这老货,不学无术就别学人家搬书袋。”

银铃一般的笑声传耳中,然后,一个粉玉般的小姑娘跑了来,她笑着向崇祯张开双臂:“就是知父皇在,媺娖才要过来,好久不见父皇了,媺娖想见父皇!”

在他心目中觉得,俞国振是他这边的人,每年孝敬他一万五千两银的河珠钱,虽然据说俞家已经彻底退了河珠这项产业,转而去海珠,但今年的一万五千两还是在年前送到了他手中。正因为如此,他反倒不好为俞国振正面说项了。

“曹化淳啊,你说这俞国振,是不是朕的福将?”

“咯咯,咯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