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三六八、华海宴平江河清(四)
“南海之qi量,非愚兄所能度测,其人智谋shen远、果敢勇绝,能为人所不能,唯古之圣贤,方能如此也。惜哉,其人甚智,却不好孔孟,不喜程朱,不读yang明…”
写到这里,万时华放下手中的笔,整理了一下思路,又回看了一下自己的书信“南海”乃是俞国振的代指,他被封为南海伯。再度提起笔之后,万时华又写dao:“自奉贤弟之令而来,所闻所见,颇为gan慨。南海真天下奇才,若能为我同dao,当奉为盟主,宰执天下,大同可期矣!”
写chu最后这一句话时,万时华不禁笑了一下,自己与俞国振打jiaodao才几个月,从最初对他颇有成见,到现在佩服得五ti投地,变化之大,着实惊人。这封信里面的内容比较重要,故此他不会通过新襄的邮驿馆寄chu,而是会派自己的仆人,将之送到金陵起。
用不了多久,正在金陵的张溥就能收到这封信吧。
在得知万时华将来俞国振幕下充任调研后,张溥便乘夜见了万时华,以复社同忾相激励,托他打探新襄的虚实。张溥不是蠢人,他与俞国振打过这么多的jiaodao,特别是崇祯八年在史可法幕下时,被俞国振反反复复chou了脸。他认识到,对于复社来说,俞国振是一gu无法控制的力量,因此,便想到了万时华。
万时华为他以国家大义、清liu事业所激,也慷慨接下了这个工作。原本他觉得这个工作并没有什么,只是看看俞国振是不是复社同dao之人,可到了之后,他觉得自己越来越看不透俞国振了。
“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是圣人都没有zuo到的事情,可是在新襄,南海伯却zuo到了!”
若说对此不心生敬佩,那就纯是自欺欺人。万时华科场失意,郁郁不得志。原本对于朝廷的一些制度心生不满,可到了新襄之后,不仅一年有一百两银子的收入,也yan见新襄一系列的举措,使得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脱颖而chu,他心中极是羡慕。
门外传来了号子的声音,那是晨练的标志。新襄如今的规模,旧有的城墙已经无法起到防护作用。而且以新襄如今的武备状况,也无需城墙保护。
每一个新襄百姓,就是城墙的砖石,甚至连那些裹着小脚行动艰难的老太太,也不例外。万时华初来新襄时,因为不懂这里的规矩。一些不允许开放的地方,主要是研究所,他也想跑进去查看,结果被小脚老太逮了几回。
这些老tou老太,都是俞国振千里迢迢从南直隶救来的,他们能活下来,而且活得老有所养,全是俞国振的一份心意。他们对此也是极明白的,其中的gan激。甚至还胜过那些年轻的少年——养老送终,可是人lun大事,他们当中大多数都失去了亲人,就是新襄在为他们养老送终!
而且最初来的老人当中,已经有一些病逝了,这些病逝的老人,被葬于山岗之上,虽然墓地不大,可收拾得非常整洁。墓志铭中对逝者一生多有褒扬。最重要的是,新襄市政每到元宵、清明和七月半。就会专门遣人来烧纸祭拜。
这zhong终极安wei,对于增加老人的归属gan极为有效。这些老人并不是坐吃闲饭,在他们的qiang烈要求下,俞国振也给他们安排了工作:商业与服务业。
就是在新襄的各个居民区、工坊区小商铺里,chu售一些零碎的杂货商品。既包括一些新襄产的小吃,比如说各zhong果脯、hua生、葵hua籽、瓜籽等等,也包括一些日用杂货,象是针tou线脑、金属扣子、玻璃珠hua和布鞋袜子。他们的货wu是由新襄市政统一pei送,在某zhong意义上说,他们开办的小商铺类似于后世的小型连锁超市,只不过他们的规模更小。…,
每日赚取的利run,都归于他们自己,这样加上新襄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金,他们不仅生计无忧,就是吃鱼吃rou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
曾经经历过liu寇之luan,受过官府恶绅欺凌的老人们,对自己目前的生活份外珍惜,也对俞国振极度崇敬,加上某些人背着俞国振进行的神化运动,他们几乎就将俞国振当成了入世的仙人来崇拜。一切可能威胁到新襄安全的不稳定因素,从小偷小摸到懒惰浪费,都被他们唾弃和警惕。
“路不拾遗,夜不闭hu。”这八个字浮现在万时华的脑海中,他很想将信重新打开,再补上自己对这些事情的gan想,但想想还是算了。
新襄给他带来的冲击太大太多,绝对不是一两封信能够写完的,在他的那封信末尾,他极为热情地向张溥发chu邀请,建议他也来新襄看看,耳听为虚,yan见为实。
收拾好信件,万时华也chu了门。
新襄是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各chu1围墙上都可以看到标语,象“liu寇乃shen外之贼,懒惰为心中之贼”象“易为百经之祖,动乃xing命之源”各zhong各样的都有。其中“动乃xing命之源”据说是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