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四三二sai外飞传虏寇关二(2/2)

“叫我团长!”

“你这厮就是如此,啥事都循规蹈矩!”站在他面前的忍不住吐了一句槽:“虽然霍彦的下场确实可悲,可你也别怕成这模样!”…“老鼓,你这话我可不听。”

“怎么打可以由我们定,但打什么,唯有小官人才能决定!”顾家明:“小官人并未授权予我,允许我对建虏开战,故此,除非有授权者决定,否则我是不会同意的…不过你们也别着急,保持战备,或许再有几天,小官人的命令就到了。”

“家明…”

“好,顾团长,为什么不行?”

说完公事,顾家明还是很容易接的,在没有锐气的同时,也没有多少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傲,他拉了站在面前的虎卫一把,示意他也坐下,然后继续:“不兵不是因为怕霍彦那下场,而是要立规矩!”

绰号为老鼓的古一峰嘿嘿笑了两声,顾家明也懒得详细解释:“总之,小官人不希望虎卫变成朝廷官兵那样的废,不想虎卫成为某个将的私兵。小官人不会文人直接指挥队的那事,但是,武职除非转到文职,否则就不可能让武职者随意拥有主动宣战的权力!”

“立规矩?”

“那是自然…不过…”

如此情形,卢象升便是再也本领,也无回天之力。就在孙临领登莱兵抵济`南之时,清军于卢沟桥破起潜将刘佰禄。崇祯故伎重施,命诸臣分守都门,檄陕甘一带围剿李自成等寇接近全功的孙传等来援。孙传只能放弃李自成,与洪承畴领降将白广恩、总兵左光先、贺人龙等合兵十五万,潼关星夜赶赴京畿。

对于这些变化,屯于登莱的虎卫不是不知,虎卫当中也开始蔓延着一焦躁的气氛。他们加虎卫,自然就想着在战场上证明自己。他们当中大多数都没有参加两年前的京畿大战,而在新襄给虎卫输的观中,建虏等侵掠中原的北方蛮族,是比寇还要引仇恨的存在。

“霍彦之事发生之后,咱们虎卫行过一次重学纪律讲大局的活动,你难不明白小官人这样的用意?”顾家明:“虎卫不可跋扈,必须讲大局,要有历史使命与责任,懂得从历史的角度看待当前之事…你学过了吧?”

战局却一步恶化,十一月初九,清军围城,原兵尚书东阁大学士孙承宗,以七十六岁龄率全家守城,终因城小无援,三日告破,孙承宗宁死不降,为建虏勒死,孙十九人力战殉国。接着又连克京畿、北直隶各县,所到之,城垣破坏屠掠一空!

留了八字胡的将岸,目光更为沉凝稳重,在他后跟着来的则是俞大海,他们二人主持对朝鲜、倭国的事务,合得相当默契。和俞国振一样,如今将岸已为人父,行事没有当年那么脱。

这是顾家明对他的看法,但然后将岸第一个表情第一句话,就让顾家明知,自己看错了。

“蠢,你若决得束手束脚,就多学多听,转为文职就是。不过那时候,你就不能直接指挥作战了。”

顾家明歪着向门外看去,只见一人披虎卫的风衣,大步走了来,正是他们方才提到的将岸。

“那我才不,上阵杀敌才是我的志向。听你的意思,似乎老将还是可以决定是否参战的?”古一峰还是有些的:“他可是武职转文,咱们名义上也确实由他总督。”

“不行。”

将今天的第三封请战书折好放公文夹中,顾家明仍然很定地拒绝了面前的虎卫。

话才说到这里,外突然传来一声响:“敬礼!”

朝廷召兵勤王,各路督抚如方一藻、朱国栋、陈祖苞等分守,总督卢象升、总兵祖大寿、杨国、虎大威、祖宽、孙临等或援京师或阻敌前,以起潜督军。兵尚书杨嗣昌坐镇京师,他一向与东林不睦,和起潜暗中勾结,意图与满清议和,对于决主战的卢象升甚为不满,而起潜与卢象升又相互敌视,到后来杨嗣昌将兵都拨与起潜,名义上督抚天下兵的卢象升唯有不足两万的宣大山`西兵。

“这让人有些束手束脚啊。”

或许已经嫁了。

(继续求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咦,你们俩这并肩坐的模样,有些不对劲儿啊。”将岸挤眉:“看起来…莫非…啧啧,难怪家明你到现在还不成亲啊!”提到成亲,顾家明就想到那个在京畿曾见过后来在新襄又惊鸿一瞥的女,他也曾经想去寻找,但因为俞国振要他接替霍彦,他忙于准备工作,故此耽搁下来。现在,还不知她怎么样了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