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形势,并没有挥军直攻红岬镇,而是在几十里外扎下大营,并派使者送来了檄文。大军远征当然要师出有名,发出檄文宣告自己为什么要作战、战争的目的又是什么?这不仅是占据道义的高度,也是鼓舞本方的士气。这份檄文的内容如下——
伟大、庄严、仁慈的神灵马尔都克,
无论天或地都将顺从您的意志,
后人的进献永世不忘。
诸神赐予土地上的收获装满粮仓,
请接受人们永世的奉飨。
我听见您的召唤、仰望那荣光,
您的光辉将照耀着我们的大军,
推进到大地与海洋的门庭。
那传说中的马尔都克之地啊,
将迎来荣耀的回归,
重新沐浴着神灵的光辉。
您的子民将惩罚埃居,他们的法老辱没神灵、欺压外邦、贪婪残暴…
檄文的最后面是一长串华贵无比的称号,用了五十个名衔来赞美马尔都克,这位神灵的名字可真够长的。
阿蒙看见这篇檄文,就意识到巴伦王国中也有马尔都克的神谕,这与哈梯和埃居的情况是一样的。吉尔伽美什以奉神谕的名义出兵,神谕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惩罚埃居法老对神灵不敬、贪婪残暴,竟敢觊觎传说中的马尔都克之地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要指引子民恢复马尔都克之地的荣光照耀。
言下之意,巴伦王国也将介入杜克平原的争夺,而且野心很大,想要控制整个叙亚沙漠与杜克平原。就如阿蒙等将领在战前所分析的那样,若这些目标真的全部实现了,巴伦将成为周边各国中最强大的国家,吉尔伽美什也将成为大陆上无与伦比的英雄。
阿蒙曾看过伊西斯神殿档案馆收藏的古代文书,记录了在都克镇一带发生的上古众神之战,同属胜利方的恩里尔与马尔都克之间却发生了决裂,阿努纳启众神从此分裂成两个集团。让马尔都克一战成名的马尔都克之地,却仍然在恩里尔的神域之中,那么檄文中提到的“将迎来荣耀的回归”,应该指的就是巴伦大军最终夺回都克平原,为马尔都克修建神殿。
就像歌烈曾经对阿蒙所说的那样——“可以预见那里的纷争也将是神灵的纷争,而人们以神之名驱使着自己的yu望”但无论是歌烈还是阿蒙,都卷入到这场身不由己的列国hun战中。
乌鲁克军团的目的,在檄文中说的也很清楚,他们是要割占红岬防线以东的埃居领土,檄文中提到的“大地与海洋的门庭”,指的就是红岬镇所在的位置。
由于阿蒙的战略后撤,乌鲁克军团想要的领土已经攻占下来,但还缺最后两件事没有完成。军事上的,要攻占红岬镇以及两侧山脉上的防御工事,才能将这片地方守住。政治上,要逼迫埃居帝国割地求和,正式承认割让这篇领土。这都是埃居法老不可能答应的,所以还需要一番大战来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