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面,增加压强。
譬如直击拳的应用,先在训练时应获得快的反应能力和强大的爆力。
1、为了获得冲击度的顶峰,出击时全身特别是手臂必须放松,做到有力而不用;同时后腿蹬地,腰身拧转,使身体各部获得相应的最大度。整个动作越协调越放松越好。
2、几乎在接触对方身体的刹那,前脚踩踏,阻碍全身整体的前进,这样使全身的力量上升集中输送于手臂,使拳头前冲的度更大。
3、拳头击中目标的同时,全身尤其是上肢肌肉应剧烈收缩,尽可能加大冲击体的质量,并伴有握拳、扣腕、旋转等动作,以提高冲击的强度,定向能力和变换可能性。
(三)掷力:掷力使用的目的,是把对出到较远的地方。此时,出击度要小于冲击力所使用的度,而大于持续力的使用度。它是根据对方的体重而定的,是能使力接触对方的时间尽量长的一种度,这要在千百次实作中逐步寻求,才能达到最佳境界。
对手被的度越大,则被出的距离越远。根据冲量—动量关系:
被掷出的初度=(掷力—抵抗力)x力的作用时间÷被掷者的体重
由此可见,掷的力量越大,力的作用时间越长,则掷的效果就越好。反之,对方的抵抗力越大,体重越沉,就越难被出。故此身体沉重、矮壮、有力的人在这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
交战双方的体重是固定不变的,提高掷效果的途径是:
(1)增大掷力:具有强大掷力的人既要有雄厚的本力,又要有一定的爆力,而且要整体集中力。力时重点要低,动作要小,两足后蹬前踩,并尽量使自己的根节接触对方。
(2)减小对方的抵抗力:减小抵抗力的主要方法是通过一系列的技巧来撼动对方的脚跟,破坏其身体的稳定。比如,在使用掷力之前,运用惊炸力打乱对方防守的形式;运用连绵不断地脉冲力迫使对方移动;运用身体或力的突然变换,使对方失去平衡;运用上擎之力托举对方,使其蹬地不实。
(3)延长力的作用时间:这是掷的窍门所在,相同力量的人中能人较远者,一定是他用力使对方加的时间较长一些。掌握了适应的掷度(即所谓火候),就能延长这个时间,这个时间是与对方相接触的时间,这期间掷力一定大于抵抗力,也就是要使对方加。另外,还应尽量延长力的作用距离,力施于对方时移动的距离越长,对方被的度就越大。
以上对技击中常见的三种力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实际上,这三种力的本质是相同的,只是使用的结果不同罢了。在实战中,冲击力的威力明显大于其它。作为一名拳手掌握了掷力,会提高你的战斗水平,但是不掌握冲击力,就难以应付强手的进击。
三、拳术中劲的辨析
(一)刚劲~柔劲:拳术中刚柔是不可分割的,刚非僵硬之蛮力,柔非绵软之化劲。硬中有软的韧劲谓之刚;软中有硬有弹力谓之柔。很难说清刚与柔在实用时何优何劣,只是两者兼而有之,并能根据客观情况灵活地变换,才能真正做到“随劲”
(二)听劲~运劲:听劲不是用耳朵去听,而是用皮肤去感觉对方的劲路,需要肌肉放松,注意力集中,才能使其感觉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