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王安平的婚姻该提上日程。
此时,王安平心灰意冷,也不作反对,这般一来二去,元老会那帮人还是敲定王世充。并且不顾嫁娶规矩,巴不得就要将王安平送到王世充那边去。
王世充原本就有问鼎天下的雄心,自然需要一位出身高贵、天姿聪颖的女子为妻。而王安平少女时代就盛名在外,此番。王世充听闻王家意,自是求之不得。
但这时刻,王安平提出婚姻大事,不可草率。她要十里红妆为聘,迎亲队伍绵延五公里。其次。认为自己出嫁带着杨王氏不方便,也不放心杨王氏无父无母长大,虽说有祖母伯父伯母的关怀,但远远不及父母,希望能在本家找寻无子女的父母,将杨王氏过继过去。
杨王氏当时已六岁,着实是不肯。王安平很严肃地说:“小姑姑要嫁人了,你跟着不合适。你留在祖宅,我亦不放心。平素里,那些人的嘴脸。你得记住。你父母之死,与他们有莫大关系。将来,那些人一个都被放过。另外,你要牢牢记住我的遭遇。我就是前车之鉴,你切莫再相信男人的甜言蜜语。”
六岁的女孩似懂非懂,王安平就让她将自己刚才说的话背下来,说:“将来,你会明白。”
“小姑姑,那以后,我是不是见不到了你”小小的女孩内心充满恐惧。
王安平愣了一下。笑着说:“等天下太平,我自会到范阳来看你。早几年,我就在寻这么一户适合你的人家。你那养父母,我亦打探过。为人极为和善,膝下无子女,定会对你极好。”
“我不要他们。我只要跟着小姑姑。”她从未耍赖,也忍不住任性。她实在不想离开相依为命的小姑姑。
王安平眉头一蹙,板着脸教训道:“你这般模样成何体统”
“我只想与小姑姑一起。”小女孩固执地说。
“你是王氏嫡女,是名门之后。就该有名门姿态。如此这般耍赖,实乃不配王氏子弟。”小姑姑第一次严厉地训斥于她。
她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紧紧抿着唇,小姑姑看她模样,便又说:“你记得:我们先祖曾是辉煌一时的琅琊王氏。王氏咳嗽一声,天都要抖三抖。王氏子弟皆为人中龙凤。”
小小的女孩已止住哭,敏感的她知晓小姑姑做好的决定其实没法改变,她抿着唇点点头,用稚嫩的声音将小姑姑叮嘱的长长的一段话背诵一遍。王安平良久没有说话,只仔仔细细地瞧着自己的侄女。
一天后,王安平亲自将杨王氏送到范阳王氏,给予王氏庶出的一对和善的夫妇收养,并且给予足够的嫁妆。杨王氏的养母有些不安,便问:“姑娘,即便你嫁人,将来这孩子大婚,嫁妆再来亦不迟啊。”
王安平只垂眸轻笑,说:“此时办好,我才能安心走自己的路。”
王安平就那样走了,之后的事都是杨王氏听说的。自家小姑姑最终命陨,据说是有刺客刺杀王世充,劫持了新娘子,最终导致王安平之死。
杨王氏固执地认为若不是杨恭仁始乱终弃,小姑姑不会如此草率地答应嫁给王世充。若非要嫁给王世充,也不会遭遇飞来的横祸。因此,杨王氏生平第一次开始恨一个人,那就是杨恭仁。
后来,有机会嫁入弘农杨氏时,杨王氏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她要到杨氏去,去为小姑姑报仇。
“这样说来,阿娘当年是抱着复仇之心嫁到弘农的”江承紫翻身,抱住杨王氏的胳膊,很是心疼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