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六章儒家可儒家之人不可(2/3)

方跑去拿一堆文书来给林靖文,这才禀报:“自苏州别院建立至今,小人等共招募有织工一百七十四人,都是技艺明之辈,另有帐房十一人,这些人已全送往华亭,共耗费银钱一千另六十贯余。”

了松江却又是令一副景象。上次林靖文去苏州的时候有事在,所以各地都是匆匆而过,没有仔细观察,这次却是看了个仔细。松江府还没收到制造局的行文,所以只是征些石而已,但其它地方不但要征石,还要受制造局的勒索,各地织工漆工要无偿为制造局劳作,那些织坊漆园更是要月上缴大数目的丝绸漆给制造局——经官吏大索之后还要被如此勒索,百姓哪里还有活路,卖儿卖女还是好的。林靖文一路所见正是百姓衣不蔽不裹腹穷困潦倒的情况,那些活不下去的百姓或百十人一伙占山为寇,或联帮结派逃到偏远闭之地再建家园,官两旁却是田地荒芜人民散。

到了李方的地,也就是苏州林家别院,李方事先并未受到通知家主要来,是以仍在忙着自己的活计,此时他正在教导一些孩

那边夫听了李方的话停止讲学,迎上来一拱手,:“在下严清之见过东家。”

将林靖文迎大厅,奉上茶后李方才:“不知老爷此来所为何事,可有小人效劳的地方?”

林靖文一路也不敢多看,生怕一个不忍心跑去大慈悲,他现在能力有限的很,本就是对这情况无能为力。

“如此,严某失陪了。”严清之再次一拱手,继续摇晃脑地讲诵他的《论语》去了,倒是那些孩不时好奇地看向林靖文这边,这是常情,严清之也没过多呵斥。

十万贯都不止,百姓被恶吏巧取豪夺征差役,本就没了活路,纷纷弃家为贼。林靖文于松江一路所见就是一副凄惨景象。

早先,林靖文曾派了些人常驻苏州,为的是招募织工,当然,顺带也些收集人才和情报的事,这几个月倒是为华亭林家山庄输送了一批技艺不错的织工和帐房之类的,此间的负责人是李方,是林靖文从登州带来的老人。

林靖文翻看了一下文书,见李方说的与上面记录的相符,另外记着收录孤儿十四人孤女十人,问:“怎的只招募了这人?还有,这些孤儿孤女是怎么来的?”

见一群大汉涌,李方大吃一惊,抬望去却又一喜,连忙迎了上来:“老爷,您来了怎么也不先派人通告一声,小的好去迎接。”

“我去广州,只是路过这里顺便来看看的,也就没有通知你。”

这个严清之大约三四十的年纪,面目方正,长须垂,穿着一的长袍。林靖文见他目光清正行止大方有度,倒象是个德之士,于是回了一礼,:“在下林靖文有礼了,夫自去教导学生便是,林某不敢打扰。”

李方在一旁解释:“老爷,庄中每月支给别院的银钱甚多,招募工匠之后有不少剩余,是以小人收留了不少孤儿。严夫是小人聘请来教导这些孩的。”

“也没什么事,我是去南方买些福船和广船,顺便看看南方的形势,没什么要你办的。”林靖文摇了摇:“说下别院的情况吧。”

李方:“只因本地多有商家与制造局和应奉局勾结,这些商家借两局之击其它人,等别的商家破灭后他们以极低的代价吞并那些织坊,这些织坊所属的织工自然被他们接收,是以我别院并未能招募多少人

这些孩有男有女,最大的不过十三四,最小的才七八岁,人数也不多,才二十多个人,正一个个仰着小脑袋认真地听一个夫模样的人在摇晃脑地读诵,林靖文听了一下,这个夫讲的是《论语》。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