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七章诸子百家还存在吗(2/2)

家只尊孔孟圣人,从没有什么派别之说。”

林靖文此时却是想到另一个问题,儒家传承千余年都是派尽失,其它的各家学派就更不用说了,墨家、法家、兵家、家、农家、陶朱家、纵横家…这些学派被打压了一千多年,一千年的时间足以让很多东西失传了,只怕这些学派已经灭亡了也说不定。别看6青城开都说自己是法家弟,他只不过是自己学了些法家典籍而已,骨里受儒家的影响很,只能算是披着法家外衣的儒家之士;林靖文就更不用说了,他自称是墨、兵弟,但墨家的思想他就知“兼、非攻”四个字而已,连墨家典籍他都没有看过,兵家倒是确实,怎么说他也是个当兵,兵法也知不少,算得上是兵家弟。

想了一会儿,林靖文抬:“夫,随林某前往广州可好?”

见鬼!林靖文暗骂一声,要真的被这个家伙在耳边呱噪两天,只怕他都要疯了。当下也顾不得看苏州的形势了,:“不用,我等用过饭之后便起,夫可先行收拾一番。”

要来个民主什么的学问?推行民主很狗血不说,也不切实际,民智未开何以民主?林靖文现在只能苦笑,没有治国之可用啊,诸百家,这百家思想现在都不知还存不存在。

林靖文断然拒绝:“我说过不用儒家之人。不同不相为谋,这严夫不可能为我林家所用,要真让他知些什么,只怕他会毫不犹豫地去官府告,现在趁他知的不多的时候除去才是正理。李方,以后远离儒士,知否?”

“是。”

李方听得云里雾里,不明所以,却也不敢问。却听林靖文对他说:“等严夫走后你将那些孤儿幼女都送到华亭去,另外过段时间给夫家一笔抚恤。”李方这才明白过来,大惊:“老爷,为何要借盗贼之手除去严夫?夫学问甚,又是德之士,正好为老爷所用,望老爷三思。”

林靖文无语。董仲舒狠啊,不但排斥儒家其它派,更是直接就说自家的公羊派就是儒家、儒家就是公羊派,得到现在儒士连儒家的各个派别都没有听说过,真是一悲哀。

清之告辞而去。

李方应了下来,虽然他敬重有学问的人,对严清之很有好,但他对林靖文忠心不二,不可能为了心中对夫的敬重而背叛于林家。

等这个家伙离开,李大郎凑近低声:“老爷,不知什么时候动手?小人也好安排。”

林靖文不禁仔细看了看严清之,只见其目光端正言辞切切,只是神态间有些切。这神情貌似在哪里见过?林靖文突然想了起来,那些传教士不就是这副德行吗,想来这严清之是来“教化”他林大官人了,心中杀机一闪,却是低不语。

林靖文摇摇:“不用我等动手,苏州和杭州之间盗贼遍地,借盗贼之手除去其人便可。”

严清之大喜,这一路上不知几百里,至少也要个把月才能到,有这么多的时间他应该能把“误歧途”的东家给劝回正上来了,于是答应下来,:“好。东家适才曾言尚要在苏州呆上两日,不如让严某相陪左近,以便相谈一二,何如?”

复兴百家!百家都没了还怎么复兴?林靖文为此疼不已。说到底都是儒家造的孽,怪不得后世儒家如同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只不过别家的学问已经灭亡了,只剩儒家一个,后世的人又没能耐创造新的学问,所以虽然对儒家喊打喊杀,却还是不得不信奉儒家学问,君不见后世中国受儒家影响何其也!

觉林靖文脸有异,严清之不明所以,却想起了自己的来意,说:“适才听东家所言儒士不可用,严某以为不妥。儒士之中虽然诸多宵小,亦不乏中正坦直之辈,东家适才所言却是有些偏颇。况且,我儒家本为圣人大,是为正宗,那墨、兵之学却是微末,东家学那微末之实为不妥,不若严某与东家谈论一番圣人大,可好?”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