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辨品质高低,他们有得用就不错了。”
“是极。”王散大赞“主公所言极是。比如说茶叶,我大宋海商贩卖到南洋乃至天竺、大食的茶叶一般都不是品质上流的好茶,都只是茶叶碎末制成的茶砖而已,那种茶砖连我大宋的平民都不喝,但贩卖到海外却备受蛮夷追捧。还有丝绸,属下曾听闻,大宋海商贩卖到海外最多的不是苏绣、蜀绣等名绣,而是名不见经传的广绣、闽绣等,这些低等的丝绸在我大宋本土并不受欢迎,却被海商大规模贩卖到海外,同样受蛮夷喜爱,价比黄金。这陶瓷嘛想来也一样,那些蛮夷也就只配用些品质低下的东西而已。”
林靖文听得大乐,感情还有前辈啊,原来不是他林大官人第一个这么想的,奸商,真是奸商处处有。“令琉求县输送陶瓷工匠到花莲。制造的陶瓷品质低不要紧,反正不是给我们自己用。这样,制造出来的陶瓷卖到扶桑就是了,我等已经垄断了扶桑的贸易,除了我林家不会有第二家卖宋货给他们,品质再低的陶瓷他们不想用也得用。记住了,这价钱可不能卖低了,陶瓷可是高利润商品,价钱低了对不起陶瓷的名头。”
乡正听得目瞪口呆,这也行?
韩小姑娘更是将林靖文大大地鄙视了一把,偷偷地嘀咕:“真是一个奸商。”
王散却是听得两眼放光,连连点头称是,大叹道:“主公真是好谋划,这扶桑正如主公所言,除了我林家他们并不能从别的商家那里买到宋货,所以他们是不买也得买,根本就没得选择。而花莲的陶瓷匠人经过大规模长期制造之后,怎么说这些匠人的技艺也能有所提高,说不定时间长了真能出几个巧匠出来,如此,又是一种收获。”
想想后世的日本,大规模地把劣质产品倾销到中国,因为中国国内的同类产品还不如日本货,国际上又封锁中国,因此中国可谓是不买也得买,那些日本公司因此获得了大量的利润用来研究新的科技。林靖文现在的这种做法跟后世日本公司的做法差不多,用日本人的钱来展自身的科技,实在是好手段,可谓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了。
想到这里,林靖文灵机一动,吩咐道:“日后若有如此情况皆如此办理。那些漆器、纸张、布匹、丝绸、陶瓷、铁器等,所有的货物不管品质好坏,只要扶桑没有或者是品质不如我们的,我们都往扶桑贩卖,如此一来,一是可以用扶桑人的钱来培养我等工匠的技艺,二则可以打击扶桑的同类产业,可谓一举两得。不过你们且记住,最好的东西一定不能卖给扶桑,只要比扶桑自己制造的好上一些就可以了,明白否?”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