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十五章达者为师(2/2)

“既如此,小弟便应承了,只是这师徒名分,殿下再也休提!”

杜睿闻言,满不在乎:“既然潼关的路不通,那就再找一条路好了!”

两人正说着话,恒连在门来唤:“太爷,太爷!”

原来龙首渠还未修复,南北间只剩潼关陆路连接,长安与洛间积了这么久的钱粮货急着往来输送,路窄人多,拥百里,调往并州、绥州各的饷钱大多被滞压在了陕州。太仓的事发生后,太宗没有撤李承乾的差,有让他罪立功的意思,这一向边关的粮饷正得急,潼关官一堵,怎么向皇帝代?李承乾急得直跺脚,也顾不上听课了,让恒连立刻备,自己要亲自去潼关。

杜睿:“谁说没有第二条路,小弟这不是已经找到了吗?”

杜睿答:“小弟自有授课的法。”

李承乾听着奇怪,“可是那边除了潼关之外,当真没了其余的路!”

杜睿接着说:“漕运一停,京城里各货品的市价一路飞涨,从江南来的东西,其利较之平日多五倍。各地商贾都争着北上长安,而那些官差转运之吏也打着公的名义挟带私货,一条窄窄的潼关官如何消受得了。只要暴利不除,就势必越疏越堵。而要除去暴利,非得靠严苛的律令不可,殿下可在潼关暂设关卡,对商贾课征重税,重到他们无力支付,此外还要把那些挟带私货的官吏严办上几个,让别的人不要再心存妄念。只要无利可图,自然就不会有人再来,如此潼关官不日可通。”

李承乾:“那如何能行,我父皇的旨意是让我拜贤弟为师,要是了这师徒的名分,岂不是连我也要抗旨了不成!”

杜睿见状,:“慢着!殿下!你是负责钱粮周转的统领,应该运筹幄,往潼关跑作甚?站在那里的应该是个百夫长!恒大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呀?”

李承乾答:“车呀!官民争路,车百里。”

杜睿闻言,不禁一阵苦笑,抗旨?除非他不想混了,嫌命长了,要不然的话,怎么敢有那么大的胆

杜睿听李承乾居然叫他师傅,不禁冷汗直,两个人论份,一个在天,一个在地,论年岁,李承乾也要比杜睿大上一岁,如何就成了师傅,不过事已至此,杜睿便是想要抗拒,也抗拒不了,只好稳住了心神,:“书?小弟的学问,书上哪里会有?”

恒连刚从来,来时累的上气不接下气的,告诉李承乾潼关官又堵上了。

李承乾有些奇怪:“没有书,那怎么授课?”

李承乾听得频频,脸上:“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恒连,你上就照杜师傅说的去办!”

李承乾看看杜睿那煞介其事的样:“师傅还是不要找了,古人就说过关中是‘淆函之固’,除了潼关官,东西两都之间哪里还会有第二条能通行货的路?”

杜睿端起几上的一杯喝了一:“授课?殿下!小弟今天的课已经授完了!”

李承乾应了声:“什么事儿?来说!”

PS:谢以和为贵兄弟的群,有兴趣的兄弟可以加一下,1。4。5。4。8。3。5。5。2!

恒连已经知了太宗让李承乾拜杜睿为师的事情,当然这件事如今也只限太宗,长孙无忌,李承乾,恒连和杜睿五人知晓,恒连忙将事情说了一遍。

这两人的称呼倒也奇怪,李承乾叫杜睿师傅,杜睿则自称小弟。

杜睿:“不错,小弟就是要在潼关官上给殿下辟一条通途来,殿下知堵在潼关官上的是什么吗?”

李承乾都这般说了,杜睿还能怎样,只好将李承乾请到了书房,两人私下商议了一番,订下了李承乾每日来杜府学习两个时辰的约定。

李承乾笑:“怎么?贤弟可是要抗旨不成!”

李承乾忙问:“什么东西?”

李承乾问:“师傅,今儿打算讲哪本书?”

李承乾和恒连相对一视,脸均是一变。

杜睿嘴里吐一个字来:“利!”

杜睿摇摇:“不,在我的里堵在那里的只有一样东西!”

李承乾摸摸脑门,明白了杜睿的意思,说:“你教的这学问书上还真没有。”

恒连应了声“是”风风火火地走了去。

李承乾回到书案,脸上敬佩的表情更甚了,对杜睿:“师傅,授课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