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可能就是吐蕃走出高原的一次机会。
早在贞观三年,当松赞干布刚刚年满13岁的时候,统一的吐蕃王朝遭到沉重的打击,国王朗日松赞被人毒死。与此同时,父王诸臣和母后诸族一起举兵叛变,工布、达波、娘波等地尽为叛乱者所据。
不仅如此,西部的羊同部落乘势入侵,雅鲁藏布江北的苏毗旧贵族也在积极地进行复国活动,他们纷纷向吐蕃进兵发难。
松赞干布面对这种内困外扰的严重局势,毅然继承父位,挑起了吐蕃第33代赞普的重任。他沉着冷静,依靠新兴势力,征集了万余人,组成了一支精锐的队伍。经过3年征战。平定了内部叛乱。稳定了局势,再次恢复了吐蕃的统一。
在此之后的贞观六年,松赞干布率部众渡过雅鲁藏布江,把都城由泽当迁到逻些。这样,既可以摆脱世代盘踞当地的某些心怀叵测的吐蕃贵族的羁绊和对生命的威胁,又可以把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归一,便于军队的指挥和控制。
迁都以后,松赞干布制定丁一系列兼并周边诸羌的战略方针,旨在统一高原。他首先把进攻目标放在苏毗、羊同两个王国。
苏毗,本西羌族,户2万,地处吐蕃北部,散居在青海玉树等处,区域辽阔,农牧兼营,盛产良马。
松赞干布父亲死后,吐蕃旧臣叛离,苏毗、羊同等也公开叛变,趁机进攻吐蕃。松赞干布乃启用名将尚囊,采用“种羊领群之法,以舌剑唇枪服之。”
羊同,又称羌塘,位吐蕃西部“东西千里,胜兵**万,辫发毡裘,畜牧为业,”且盛产与吐蕾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食盐。
松赞干布亲领兵丁反复征讨,终于灭其部众。松赞干布灭掉这两个王国后,不仅消除了来自西、北部方向的威胁,而且有利于吐蕃兵员、军粮和马匹的补充,使之得到了一支战斗力很强的军队,为吐蕃王国的发展强大提供了物质保障。
可以说,松赞干布的雄才大略一点儿也不输给太宗和颉利这两个当世豪强,也就是他生在高原,先天不足,要不然的话,让松赞干布生在中原纷乱之时,未必不能与太宗争天下。
“大唐皇帝震怒兴兵而来,诺曷钵那小子定然是抵抗不了的,大伦你看此事我们又该如何行事!”
禄东赞捋了捋胡须,道:“大王!若是此战再晚上几年,等到大王安抚了大小勃律等国,那边是我吐蕃的大好机遇,但是现在太早了,吐蕃虽然一统,但外部却并不平稳,大小勃律时时进犯,若是此事大王出兵干预大唐和吐谷浑之间的战争,不会给吐蕃带来好处,只会带来灾祸!”
松赞干布十分尊重禄东赞,对他的意见从来都不曾忽视,闻言也陷入了一阵沉思,道:“你是说这次我们什么都做不了!”
禄东赞笑道:“不!我们什么都不做,就能为吐蕃带来最大的好处!”
松赞干布一愣,忙道:“此言何意?”
禄东赞道:“大王不要忘了,我们的手中还有另外一位吐谷浑国王呢!”
松赞干布道:“你是说达延芒结波?”
禄东赞点点头说:“没错,就是他!诺曷钵覆亡就在眼前,他要是被大唐灭了,达延芒结波就有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