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五章(4/6)

公元960年正月,周世宗去世不久,此时朝廷皇帝年幼,七岁的柴宗训当然不能理政,由符太后和宰相范质、王溥当权。作为禁军最高统帅的赵匡胤看时机成熟,准备发动兵变,于是赵匡胤开始命人四处散播留言:北汉联合契丹大举来犯了。

其实,这根本就是谎言,但是在那个交通极为不便的情况下,真相一时难辨。而朝中符太后是一介弱智女子,完全不懂朝政,听闻消息大惊失色,竟然屈尊求教宰相。

范质考虑朝中唯有赵匡胤可以出战,于是推荐赵匡胤。赵匡胤很高明,以自己兵微将寡拒绝出战,此时的符太后慌作一团,又怎能去查明赵匡胤的野心,于是下令允许赵匡胤调动全国兵马,去迎战北汉联军。

第三步是散步流言。

赵匡胤于是率领大军前进,到了距离京城20里的陈桥驻扎下来。由其弟也就是后来的宋太宗赵光义指挥,让军士在军中散步谣言“检点做天子!”同样的谣言在这个时候发生了巨大的效力,可以想见,每个人都想起了去年的事情,都会去想,哦,原来检点做天子,说的不是张永德,而是我们的主帅赵匡胤大人啊。赵匡胤假意让人禁止流言,而赵光义则四处活动,告知诸位将领,拥立赵匡胤前程似锦,而一旦此时传到京城,受制于人,作为赵匡胤亲信的将军们都将受到牵连。于是大家都作出了明智的选择。

众位将领在赵光义的带领下拥到帐下,高喊:“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

还未等赵匡胤回答,赵光义就将早就准备好的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众人下拜,高呼万岁。此时的赵匡胤也并不推辞,只是问到:我有号令的话,你们能听从吗?

众将都说:唯命。

赵匡胤即刻率领大军返回京城。几天之后,小皇帝宣布禅位,三百年大宋江山从此开始。

李承乾当然不可能知道几百年之后发生了什么,可是他所担心的却相差无几,他现在正值盛年,可是一旦有所差池的话,他的太子年幼,杜睿权势滔天,万一生出了别样的心思,就好像后世的赵匡胤一样,到时候,谁人能制止他?

可以说如果杜睿想的话,他成事的机会实在是太大了,首先在军中,杜睿大唐战神的名号天下传扬,如今为大唐戍卫四方的大将大多都曾在杜睿的帐下效力。

再加上杜睿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所谓树大招风,杜睿的能力和权势已经彻底危及到了皇统,李承乾焉能不猜忌。

当初的太宗皇帝精明过人,看到了这种危害,屡次打压杜睿,甚至两次将杜睿罢黜,以为这样就可以避免这种危害,将杜睿留给李承乾来用,结果很显然,太宗实在是小看了杜睿的能耐,李承乾登基以来,杜睿又屡建奇功,到了李承乾都不敢用的地步了。

苏麟道:“宋国公善谋,能征善战,是一员不可多得的帅才,如此帅才,如今居然不能用,真乃社稷之憾!”

苏麟感叹了一声,便将此事放在了一旁,问道:“父亲!此次兵发大食,父亲心中可有成算!”

成算!?

苏定方心中能有什么成算,他对大食完全不了解,甚至不知道大食究竟有多达,他唯一知道的就是,这个大食国比被他灭掉了的西突厥,更加难对付。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