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弘羊忠心耿耿,聚敛资财以增强国力,为武帝屡败匈奴,多次出巡耀武扬威,打通西域,开发西南等奠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其理财之功连对之十分不满的司马迁也不得不击节赞扬,称弘羊时代“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贴身妖孽最新章节。以御史大夫受遗诏辅政。
田千秋,其先齐诸田徙长陵。千秋为高寝郎。汉武末年,太子刘据被江充诬陷败亡之后,他上书武帝替太子鸣怨道:“儿子调动父亲的军队,顶多是挨顿鞭子的小罪罢了;天子的儿子有了过错误杀了人,又算的了什么呢?”
他上书的时候,太子案已经过了一段日子,武帝已经很明白当初是太子由于惶恐不能自保才捕杀江充的,在看了他的上书后马上召见了他。见田千秋身长八尺有余,容貌伟岸奕丽,就更高兴了,道:“父子之间的事情,外人是很难发表意见的,却惟独你能向我阐明太子的心迹,这一定是高祖皇帝的神灵让你来教导我,你该做我的辅政大臣。”
于是田千秋以百官之首丞相之尊受遗诏,却排在末尾,在官职次于自己的御史大夫桑弘羊之下。
武帝在甘泉宫让人画了一张周公背成王朝见大臣的图,并赐给奉车都尉霍光,于是左右大臣知晓武帝预立少子刘弗陵为太子。
后元二年春,武帝在弥留之际立刘弗陵为太子,拜奉车都尉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汉武帝临死前传位给他的小儿子刘弗陵,刘弗陵才八岁,汉武帝指派霍光和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及丞相田千秋辅佐刘弗陵,掌权的是霍光。
霍光辅政以来,首先和同时辅政的上官桀、桑弘羊以及汉武帝之子、燕王刘旦,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争。早年,霍光和上官桀为亲家。霍光有时休息日不在宫内时,上官桀就替光处理政务。霍光的女儿是上官桀之子上官安的妻子,其女五岁时,上官安想通过霍光送女儿入宫被拒,最后通过汉昭帝姐姐长公主的门客丁外人联系上长公主才成功。其女封为婕妤、后封皇后。上官桀父子感激长公主,想替她为其宠人丁外人求封侯、光禄大夫等,均被霍光拒绝,由此,长公主及上官桀父子对霍光日益不满。
早在武帝时期,上官桀已位列九卿,父子均为将军,地位高于霍光,如今皇后又是上官安的亲女儿,而霍光只是皇后的外祖父,却反而把持朝政,因此上官安父子与霍光争权。
而燕王刘旦,则因长于昭帝而不得嗣立,心怀不满;另一位辅政大臣、御史大夫桑弘羊认为在汉武帝时期制定过盐铁专营的政策,使国家富强起来,功劳莫与之比,不甘居于霍光之下,遂产生了推翻现政权,由他与上官桀来主政的欲念,与燕王刘旦勾结起来。
这就形成以长公主和燕王刘旦为首的两股政治势力。他们估计到依靠各自的势力还不足以推翻汉昭帝,只好暂时联合。按照上官桀的计划,要先利用燕王刘旦的身份,发动政变,在政变成功之后,再除去燕王旦,由他来掌握朝政。这个暂时联合起来的政治集团,自然要把矛头首先指向阻碍他们夺取政权的霍光。
昭帝始元六年,上官桀、燕王旦等人加紧了政变的准备工作。燕王刘旦将夺取帝位的赌注压在上官桀身上,前后派遣十多人,带了大批金银珠宝,贿赂长公主、上官桀、桑弘羊等人,以求支持他夺取帝位。
当然某犯小集团的计划失败了,上官桀、桑弘羊等主谋政变的大臣统统逮捕,诛灭了他们的家族。长公主、燕王刘旦自知不得赦免,遂先后自杀身亡。这场由上官桀发动的政变最后被霍光粉碎了。九岁的上官皇后因为年纪幼小,又是霍光的外孙女,所以未被废黜。此后,不但霍光权倾朝野,其儿子、女婿、弟弟也纷纷担任要职,霍氏势力达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