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五章古非洲(3/6)

样遇到那么大的思想障碍,经历那么长期的争论。

后世欧洲学术界长期占统治地位的观点是非洲黑人没有历史、没有哲学、没有文明,只有黑暗和停滞。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一书中,把非洲分为“非洲本土”,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的非洲”和“亚洲的非洲”,也就是尼罗河流域。

他认为非洲本土不是一个历史的大陆,它既没有显示出变化,也没有显示出发展。他曾断言,非洲黑人既不能进步,也不能教育,永远都处在野蛮的、未开化的状态之中。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费奇评论黑格尔的观点时说:“他所代表的观点已成为19世纪历史正统的一部分,甚至在今天也不乏追随者。”

黑人没有精巧的制造品,没有艺术,没有科学。、

这种说法即使是在杜睿生活过的那个时代,依然很有市场。

然而非洲文明的存在是一个事实问题,而不是一个思辩问题,黑人是对世界文明作出过贡献的人种之一,这一点无可否认。

从野蛮进入文明有三大要素:金属冶炼、文字的使用和城市的出现。这些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都已具备,因此非洲黑人文明的存在是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

非洲黑人传统文明发展滞后,可以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条件、黑人社会的内部机制以及与外界交往不发达共同作用所使然。撒哈拉以南非洲高原面积广大,断裂地形广泛发育,这造成非洲的河流多呈辐射状和多激流、瀑布的特点。另外,非洲海岸比较平直,缺少天然优良港湾、岬角、半岛。

造成黑非洲内陆许多地区长期落后的重要原因可能是非洲大陆独特的自然条件。气候方面,阳光直射多,降水严重不均,温度高,动植物资源丰富。但终年热点充沛和未受第四纪更新世冰川的影响,造成许多有害虫类和病菌在黑非洲异常活跃,直接危险人类生存,在高温、多雨和老鼠、寄生虫横行的自然环境下,各种农牧业剩余产品难以长期保存,社会财富无法大规模积累,因此无法分离出手工业和商业等经济部门。另外,高温也造成细菌分解腐烂植物和腐殖质的活动加快,不易保存土壤肥力,地形结构不利于当地居民同外界以及彼此之间的文明交流。

非洲有着悠久的文明史和灿烂的文化。后世考古发现表明,非洲大陆是人类文明民祥地之一,东非曾发掘出最古老的人类化石,迄今已有320万年的历史。有的科学家认为,人类的祖先就生活在非洲。非洲四大河流尼罗河、刚果河、尼日尔河和赞比西河均孕育出了灿烂的非洲古代文明。其中,尼罗河流域还是世界级古代文明的摇篮。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创造出以金字塔为象征的辉煌文化。

尼罗河上游的努比亚文明,是黑人创造的文明中最早的一个,在非洲大陆仅次于埃及文明。

公元前4000年末期,努比亚文明已发展到一定程度,处于半游牧状态,会制作陶器,没有使用文字,与埃及有相互厮杀,埃及对其的入侵始于公元前3200年。约公元前3000年后,由于埃及的入侵频繁而趋于衰落,但到了公元前2200年左右,由于埃及发生动乱,努比亚文明有了进一步发展,少部分人开始定居。后终由于埃及入侵或北方气候干燥,努比亚人大约从公元前2100年开始南迁,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原努比亚南部、今苏丹北部的尼罗河流域,出现了黑人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库施王国。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