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官在战场上有效的协调大兵团运动的能力,是蒙古军事机器的另一个明显证明。如果一支军队没有能够在指定的时间和正确的位置出现,它的指挥官就会立刻被处罚,不管提供什么样的借口也无济于事。
这种严格的纪律,在汉朝以后,除了蒙军,似乎就没有一个国家做到过。历史的公论是“汉以强亡”,而汉军在军事上的成功,任何人只要读一读居延汉简的记录,就会知道他们不成功是没有天理的。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李广,李广的个人悲剧,直接原因就是他没有能够在指定的时间和正确的位置出现,所以他就一定要受到严厉的处罚。任何客观原因都不能成为借口。尽管有些历史学者对汉朝颇有批评,比如认为卫青、霍去病非名将之材,但不管事实如何,其实汉军的成功也的确是不依赖于什么名将、天才的。
而看似简单的事情,也往往是最难做到的。比如说如果宋军能拥有这样的纪律,无论是北宋和南宋,都不会灭亡。如果乃蛮人、克烈人拥有这样的纪律,草原的主人也根本不可能轮到蒙古人。
蒙古骑兵无疑是中世纪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战术灵活、智勇兼备、令人生畏的旋风部队。这支蒙古骑兵摆脱了欧洲传统军事思想的束缚,建立了世界上规模空前的宏伟帝国。他们体格强壮,能适应战斗的需要,他们能在快速撤退时回头射击跟在其后的敌人,能够吃苦和忍耐严酷的气候条件,不贪图安逸舒适和美味佳肴。不容忽视的是,训练过程中形成的那种严格的纪律制度,使他们个个都服从命令,严谨不怠,这种中世纪的其它军队中是闻所未闻的。
这支军队的建立应归功于雄才大略的铁木真。正是他把一个许多部落的民族,建成为一个无往不胜的军事组织,也正是由于他出色的组织指挥才能,蒙古各部落的首领尊称他为成吉思汗,意为非凡的领袖。
打了败仗的敌人始终无法相信,自己竟会被一支游牧部族所征服,因而他们一直错误地坚持认为,蒙古军队是一群声势浩大却又缺乏纪律的乌合之众,他们之所以取胜完全是依靠兵力上的优势。事实上,蒙古军队取胜的秘诀恰恰在于成吉思汗拥有一支前所未有的组织严密,训练有素而且军纪极其严格的军队。
蒙古军队取得作战胜利的基础不是数量而是质量。通常,蒙古军队比它主要敌手的军队规模要小。成吉思汗组建的最大一支军队是他用来征服波斯的那支部队,人数也不过24万。
后来他们用来征服俄罗斯和整个东欧及中欧地区的军队也从没超过15万。简洁单一的组织体制是蒙古军队的显著特征。标准的蒙古野战部队由3个骑兵纵队组成。每个纵队有10000骑兵,大体相当于一个骑兵师,每个骑兵纵队包括10个骑兵连,每连100人,每个骑兵连包括10个班,每班10人。所有骑兵一般都是骑马作战,一旦马匹垮掉,一部分士兵就只好在骑兵部队的掩护下立于马后射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