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章前传故事(4/10)

一击必杀。

实际采用后,确实效果不错,一个多月就歼灭了700多匪徒。但新问题又出现了,他们一撤,恐怖分子又回来,或者从别的地方流窜过来,和中国军队打起了游击战,令人不胜其烦。

为了加快反恐进度,和第二旅协商后,他又果断采取了围三阙一的战术。利用当地军队进驻清剿后的地区,近卫军第二、三旅狼群赶羊一样把恐怖分子往一个方向撵。

那就是乌兹别克斯坦境内,那里一个巨大的口袋正在逐渐形成。

在电子地图上看着这一切,张义飞满意的笑了:今夜可以睡个好觉了,三个月了,每天身不离枪,精神绷的紧紧的。

刚出国时,有的部队重视不够,认为几个匪徒,没什么大不了的。一支连队在夜间被袭击了,造成2死11伤。这才使部队清醒过来,认识到问题的重要行。并不是当地军队无能,毕竟原俄罗斯的战士也不是吃素的,而是这种游击战确有其厉害之处。

值班军官进来问今晚的口令,他思咐了一下道:“铁骑,回令伏魔。”

“是,重复一遍:铁骑、伏魔!”军官出去了。

张义飞决定查一下哨后在休息,他出去转了一圈,结果让他很满意,这时才发现今天的月亮又圆又亮,宁静的夜空下,他们驻军的小镇仿佛睡熟了,只有稀疏的几点灯火。隐隐约约传来一首充满忧郁的俄罗斯风格的歌声:

静静的村庄飘着白的雪

荫翳的天空下鸽子飞翔

白桦树刻着那二个名字

他们发誓相爱用尽这一生

一天战火烧到了家乡

小伙子拿起枪奔赴边疆

心上人你不要为我担心

等着我回来在那片白桦林…

“哦,是白桦林。”他心道,想起刚出世的女儿和娇小玲珑的妻子,一时间他竟有些痴了…

一个宁静而浪漫的异国之夜,可惜毕竟太短暂了。

远处,哨兵警惕的眼神在黑暗中闪光。

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帮迪村

乌兹别克斯坦独立后,在承受原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的巨大压力的同时,还饱受境内伊斯兰激进分子的困扰。在多次进行有限军事干涉后,国内疲软的经济在也无力承担巨大的军费开支,国内民众不满的呼声日益升高。

面对在野党咄咄逼人的攻击,为了摆脱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困境,现政府把目光投向了东方。中国温和、宽松的外交政策,国内良好的经济发展,对乌兹别克斯坦有巨大的诱惑力。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在中国军队入境协助剿匪的问题上达成了初步共识。

帮迪村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边境交界处,临近阿富汉,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在这里的影响力日益降低,在政府军与恐怖分子有限的几次交火后,为安全计,原居民以逃的十室九空。

而剩下的基本都和东突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这里成了一块真空地带。成为东突在中亚的一个最大军事基地,由土耳其--伊朗--阿富汉通道,源源不断运来各种伊斯兰激进分子和武器。在这里,你可以买到全球不同年代、各种制式的轻武器装备,甚至最先进的单兵肩射式导弹和火箭。

这里充满了形形色色的伊斯兰激进分子、黑帮分子、被国际刑警通缉的逃犯、妓女、掮客、雇佣兵…

这里被称为中亚的“金三角。”

在这块畸形繁华的地带,东突无疑是最据权威的老大。在村子四周布下了火力强劲的防御网。村子西面小山和荒林地带有一个训练营地,常年驻有600人左右的武装部队,其主力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雇佣军,战斗力极强。

三个月来,被我近卫军打得无路可逃的恐怖分子,逐渐汇集到这里,3000多东突分子准备困兽犹斗,在乌兹别克斯坦政府的掩饰性攻击下,东突取得了数场小规模战斗的胜利,一时气焰嚣张。

李江上尉在帮迪村唯一的一家旅馆内呼呼大睡,王刚表面上是在看卫星电视,而实际上却无时无刻不在注意着屋外的动静。

十天前,在我东南亚情报站的帮助下,李江带着7个红箭分队的特种兵,以马尼拉竹联帮分支的名头来到这里。借口是走私军火。

十天来,他们白天出去酗酒,偶尔还去赌场耍几手。并和几个逃犯打了一架。终于使跟了他们五天的尾巴失去了最后的一丝疑虑和耐心。接下来的三天中,他们白天依然“放狼形骸”晚上出去侦察敌人暗藏的火力布置,把卫星无法拍到的火力点一一标出,通过随身携带的卫星电话发回国内。

在这点上,他不由暗暗佩服情报人员的周到,这个特制的卫星电话兼有红外拍照和发报功能,能够不引人注意的带进来,而他们携带的三只手枪则被客气保管了,根本就带不进来,还包括一些对方认为不应该进村的物品。对方声明他们离开时在原物奉还。

今天上午,经过连续几天的讨价还价,他们用现金买了6支乌兹冲锋枪和五枝手枪,200发手枪子弹和1000发冲锋枪子弹。

对方在看到崭新的美钞后,张着大嘴乐了,痛快的请他们喝酒,几番假意推辞后,他们接受了对方的美意。于是原定下午离开的决定,顺理成章的推到了明天上午。

在几个人的轮番敬酒下,陪客的三人兴致大发,嚷着今后继续合作,边大口猛喝白酒。

最后,为首的边嘟囔着:“台湾…东突…有…共同的利益…利益。”边滑下了椅子,而另二人早以呼呼大睡。

李江、王刚等六人也互相搀扶着回到了旅馆,在粗暴的打了老板几记耳光后,所有人立刻离他们远远的。

进屋后,几个人立刻检查枪支,留守的二人早以把子弹压进了弹夹,然后众人马上抓紧时间休息。

今夜是收网的时间了。

200公里外,地勤人员正在给直升机加油,挂火箭巢。

在战斗即将打响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马尼拉,林众永正在耐着性子陪小姐喝咖啡,心里琢磨怎么打发走面前的美女,好去赴一个约会,他频繁的看表,终于引起了李尼娜小姐的注意,用含情脉脉的美目看了一眼他,轻生问道:“林先生,你有急事吗?”

“也没什么,我有一个从中东来的朋友,约了我去喝茶。顺便谈谈生意上的事情。”林众永痛快的说。

“那好,你去吧,男人应以事业为重,我先走了。”李尼娜轻柔的说到,眼里却充满了对这位优雅男士的依依不舍。

“好吧,我送你。”林众永绅士般的作了个请的动作。

剿匪第一枪在凌晨2:00打响。

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张义飞的解释是:凌晨2:00是人极度疲惫、精神上高度放松的时刻,大多数人进入酣睡状态。对于哨兵来说,这是一天中警惕性最低的时间。

48架武装直升机、120架重型运输直升机、60架中型运输直升机,载着近卫军第三旅的官兵和装备,在200公里外的18个临时基地,发出巨大的轰鸣,卷起漫天尘沙,浩浩荡荡杀向帮迪。

帮迪,这个毫不起眼的小村,地图上根本找不到的不毛之地,一夜之间声名大振,被《华盛顿邮报》称为“东突墓地。”

李江带领他的人,摸掉了村口的岗哨,和接应他们的红箭分队汇合后,在荒野中向西撤离到安全地带,毕竟一会铺天盖地而来的火箭弹是不分敌我的。他可不想被自己人误伤。一个调皮的战士说道:“队长,你别紧张,误伤那可是美国人的专利,咱们不行,咱们最大的毛病就是对敌人打的太准了。”

“嘿嘿嘿”战士们轻声乐起来,笑声中透出无比的自信!

第三旅的直升机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围住了帮迪村,在离村一公里处运输直升机开始降落,官兵们开始卸下武器装备,立刻进入预定战斗位置,控制完关键位置后,除留少数人警戒外,其余战士在120辆装甲车的掩护下,开始向邦迪村攻击前进。

西面,近卫军第二旅已经展开了一个半月型的攻击阵势,他们主攻的目标是恐怖分子的训练基地。用第二旅旅长铁彪的话说:“这是杀鸡用牛刀,一战定乾坤。”

而二旅的官兵在平时,就为争夺近卫军团战力头把交椅的位置而明争暗斗,此时更是卯足了劲。

出发前,铁彪对张义飞挑衅似的说:“二个小时?怎么样?老兄。”张义飞微微一笑:“90分钟如何?还计伤亡情况。”

俩人哈哈一笑,猛击一掌。

48架武装直升机分四个波次,对帮迪村展开了狂猛的火力急袭。被打懵了的恐怖分子半天才反应过来,开始对空攻击,但换来了更加猛烈的打击。

战前张义飞的命令是可以对一切活的东西开火,所有官兵第一要务是保护好身边的战友和自己。因此,武装直升机几乎是肆无忌惮的对每一栋房屋发射火箭弹,用机枪扫射一切奔跑的人影。在它们过后,留下了一堵堵火墙。

装甲车停在了村外,车载重机枪不停喷吐着火舌,把企图冲出来的恐怖分子一次次赶回村内,或者就地“挽留。”生命在这里是如此的脆弱,天堂与地狱只有一线之隔。

熊熊的火光照的对方一览无余,近卫军第三旅的战士如打靶一样开始了射击练习,下手极重,因为他们知道这里没什么好东西。对方零星的还击使身边的战友受伤,激起他们心中更大的怒火。在这场民族积怨的报复中,无论敌我都无路可退,必须直面这炼狱般的折磨。尽管若干年后,他们也许每每要从恶梦中惊醒。

包围圈越来越小,枪声越来越稀,西北方向突然传来了一声巨大的爆炸,那是第二旅击中了对手的弹药库。

村口,举出了一面白旗。

“真不经打。”张义飞嘴角露出了一丝嘲讽,他向投降的前面几人望去,笑容凝结在嘴角,举起白旗的竟然是几个西方人!

“喂,老兄,你那怎么样?”通话器里传来铁彪的粗嗓门。

“演出结束了。”

“哈哈,看来我们又打了个平手,回去我请你喝酒。”

“那就一言为定喽。”

张义飞抬腕看了一下夜光表,3:15。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