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章人参(3/3)

后一点东西了,剩下的路,该我自己走了。”心中默默的如是想到。

在他们背后,宋镇长的嘴角露出了一丝不为人察觉的阴笑,那样子就如同一只看到小鸡的黄鼠狼。

--

明天就要开学了,李江和丽丽、芳芳决定今天最后进一次山,很幸运的是他们见到宝了:一株四品叶的人参。

当时他们都乐傻了,仿佛看到了大把的钞票,当时李江也是犹豫了半天,才确定自己没看花眼。已经有好久没听到有人挖过野生人参的消息了,大王叔叔上了这么多年山,到死也没挖过一颗人参。不能不说我们的运气极佳,简直就是好的冒泡。

人参民间又称地精、神草、长寿花、鬼盖、棒槌等,目为百草之王,有灵性的。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掌状复叶,轮生;初夏开花,花小,淡黄绿色,伞壮花序,单个顶生。果实扁球形,红色。人们以俗名区别人参的成熟程度,一年参由三片小叶构成,称三花子;二年的由五片小叶构成,形如人手,称马掌子;三年的两个杈,每杈五片叶,称二甲子;四年的三个杈,称灯台子;五年的四个杈,称四品(或批、匹)叶;六年的五个杈,称五品叶;也有生六个掌状复叶的,称六品叶,但很少见,因为人参长到六品叶就不再长叶了,故六品叶极为珍贵。

人参可不是随便挖的,进山采参的人们一直沿用着古老复杂的习俗。我听大王叔叔说过,采参的季节通常在谷雨之后白露之前。采参人通常由几个或十几个人组成一伙,称为拉帮;也有一个人搞单飞燕的,叫单棍撮。拉帮里,要有一个有丰富放山经验的人当把头。入山时,采参人都带着小米、咸菜和炊具。进山的第一件事是在背风向阳处用树干、树皮搭个窝棚,称之为压仓子。再搭个老爷府,供奉山神爷老把头。工作以搜山方式进行,横排前进,人们彼此距离一棍,称之排棍;排在最中间的人叫挑杆的;排在最两边的人叫边辊;边辊和挑杆的中间的人叫压趟子。第一次放山的采参人称初把(用现在网上语言,就是菜鸟吧)。一发现人参,就要大声喊(喊山):棒槌!把头问:什么货?发现人瞅准以后就要立即回答,说出几品叶。然后大伙接着说(接山):快当!快当!如果发现的不是人参,就是喊错了,也要挖出来拿着,这叫喊炸山了(炸胡了:)。有时发现的不是一棵人参,而是多棵,就按打头的一棵是几品叶来回答。人参要由把头来挖。把头先用栓有铜钱的红绒绳套在参叶上,是给人参带上笼套,怕它跑了。也有用草帽盖住人参的。接着,把头要在人参周围的地上划一米见方的框框,四角插上四个索拔棍,称之为固宝。其他人点燃蒿草熏蚊子(林子里蚊子真多!),以便把头能集中精力挖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