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章对峙五(2/4)

为一个汉臣压制蒙古人的愤怒,忽必烈不肯。但拖延不决,应该是蒙、汉双方都能接受的权益之计。董文柄郁郁地想着,神情看上去有些黯然。内心,蓦然浮起前几天听人说过的几句对自己的评价。在南方传过来的报纸上说,北边的腐儒,只知忠于其君,却不知忠于其国,忠于其族。像董文柄这样为了一个君王的私恩,卖了整个族群和国家的利益,其实是最大的不忠,最大的佞。

“说来听听!”忽必烈笑了笑,知自己这次替汉臣没有白,董文柄已经有所回报。

“我朝自南下以来,杀戮颇重!达、刘约束署不严,渔夺百姓,是以在江南各路,甚失百姓之心。”董文柄看看忽必烈的脸,小心翼翼的奏。这个对策,算是为了大元,也是为了他自己的后之名。“所以,灭残宋,必先收其人心。否则,前方平叛,后方百姓又反,腹背受敌,退失距。此乃达所以困,刘所以败之主因

“索都及阵亡将士,朕会追加他们的抚恤。至于刘,朕就依你,暂时放过他罢了!”忽必烈看到了董文柄中的悲凉,知他是兔死狐悲,伤其类,叹了气,继续说:“朕替他把兵败的责任揽下来,说是对文贼的重视不够,犯了轻敌之过。阿合他们几个再混,也不敢追究到朕的上。但平南之事,你得拿个稳妥的策略来,尽快建功。否则,诸臣难免认为朕是非不分!”

“准奏,你尽替朕拟了条陈上来!”忽必烈挥挥手,大度的说。矛盾无法化解时,转移众人的注意力,算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把前几件事的重要程度排一排,灭宋的事,的确也应该排在朝廷内各方势力平衡的前面。

“谢陛下隆恩!”董文柄再次施礼,想了想,说:“至于灭宋,臣仔细思量,再也大意不得,需采用文武两策,齐方可!”

“残宋杀我将士,此乃国仇。战场上蒙受的耻辱,自然要在战场上夺回来,降罪大臣有何意义。昔秦穆公能三用败将,终成霸业。陛下振长策而御宇内,气度岂能不如一诸侯乎?”董文柄有些着急,不知不觉间,在话语中加上了文言。说了几句,发现忽必烈的表情有些迷茫,知自己说得太文了,皇帝陛下跟不上自己思路。放慢了说话的速度,尽量用白话劝解:“陛下可以暂且压下此事,让刘在大都待罪反省。这样,既安了刘署的心,又可以给其他人一个代。至于刘之罪,待我南之师平了残宋,再议不迟!”

让。一旦退了这步,朝堂之上,汉臣的势力就要大减,目人就要趁虚而,夺走本来属于汉族大臣那分权力。大元内,蒙、汉、目三势力就要重新洗牌,整个朝局的平衡也会被打破。

忽必烈毕竟还是蒙古人,心里对蒙古人的受更看重些。无论他怎么气度恢宏,怎么包容天下,汉人在他里,不过是工和棋而已。为了蒙古人的利益,自己这些汉人和汉臣,随时可以牺牲掉。如此看来,自己对忽必烈几十年的忠诚,是不是极愚?

“可朕总得给人个说法吧,否则,伊实特穆尔、伊彻察喇、萨里曼岂不怪朕护短?”

“谢陛下厚恩!”董文柄一揖到地,内心涌起一阵激动,压住了纷的思绪。忽必烈到这一步,已经是仁至义尽了。自己不能不知好歹,得寸尺。君臣之,很多时候要各退半步,彼此留下缓冲的余地,不相过甚。想到这,低声补充:“陛下对刘的恩德,那厮要是有心的话,也该知些好歹,今后行事会谨慎些。其罪,陛下亦不必完全放过,只是说以前线大局为重,暂且不究。诸臣明白陛下的心思,自然把主意力从互相攻击,转到一致对外上来。至于平了残宋之后,陛下是借大赦天下之机,赦了刘这个杀材也好。还是让他披挂上,待罪立功,为陛下奔走也罢,再也无关大局!”

三条的凳突然有一条变短了,损失的可不仅仅是变短的那条。整个凳不好都要翻倒于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