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五十九章野心萌发(2/4)

“纪大人这么客气,杂家可有些不安了,无功不受禄,你给杂家送了这么大的好,还是开门见山的直说吧,你想要什么?不说清楚,这笔银杂家可不敢收。”

纪纲谄笑:“公公一看便知。”

而聂面一缓,不笑:“若不是看在那二百两银的面上,你以为杂家会与你这个素不相识的人见面?别废话了,有什么事儿赶说吧,与你见这一面,杂家可是冒着掉脑袋的风险,你可别害杂家。”

“是是是…”纪纲忙不迭,接着从怀里掏一张薄薄的礼单,恭敬的递了上去。

“下官一心孝敬公公,绝对没有别的意思,公公何必见外?”

朱元璋立国之后便取了唐宋太监擅权政的教训,严格规定中太监绝对不允许识字,所以明朝初年的中太监宦官全都是不识字的文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太监宦官没有能力胡手朝政国事,直到明宣宗时期,为了与内阁大学士分抗礼,保持朝政平衡,才彻底废除了宦官不准识字的规矩。

纪纲愕然:“公公何此言?”

中年男却正是主掌内司设监,当年朱元璋边的贴太监,如今又是朱允炆边掌茶起居之事的太监——而聂。

纪纲见而聂满脸不善的表情,不由大是惶恐,急忙将手中礼单一收,惶然:“公公恕罪,是下官莽撞了,下官只是想告诉公公,刚才下官又托尚膳监的公公将一千两银给您带去了,全是孝敬公公的,还请公公笑纳。”

而聂却接也不接,悠悠:“你别给杂家看这东西,直接告诉杂家,上面写着什么?”

纪纲一楞,接着恍然大悟。

纪纲一躬,呵呵笑:“下官托人给公公孝敬的二百两银,公公可曾收到?”

“纪大人,先帝在世时可立过规矩,内侍严禁结外臣,违者斩首。咱们素无情,你约杂家来这儿到底想说什么?说完了赶走,杂家还得回去侍侯万岁呢。”

而聂瞪着纪纲,咬牙:“杂家若识字,怎么可能得了,当得了太监?纪纲,你什么意思?”

“而聂”这个姓名颇为古怪,当年朱元璋杖毙贴太监庆童,借此警告暗中派人刺杀萧凡的燕王朱棣以后,而聂便被调到朱元璋的边侍侯,由于而聂此人心灵活,懂得察言观,知退分寸,事周到贴,滴不漏,因此颇得两代帝王赏识。

阁内布置颇为典雅,墙上挂着几幅前人的字画,墙角立着两盆富贵竹,阁正中摆放着一张红木八仙桌,桌上两盏工非常考究的民窑翠盏儿,盏内的茶正冒着丝丝白雾。

一听又有银帐,而聂两顿时一亮。

纪纲急忙快步走到男前,抱拳讨好的笑:“下官见过而公公,来迟了一会儿,让公公久等了,还请公公恕罪。”

而聂森森:“纪大人,你今日莫非存心为了羞辱杂家来的?”

一千两银可不是小数目,原本面带怒的而聂立笑开了颜。

纪纲沉默了一下,面沉静:“既然公公相询,下官也不遮掩了,下官甫官场,许多规矩都不懂,以后还请公公多多提栽培…”

而聂笑得睛眯成了两条,抬手指了指纪纲,笑骂:“貌似忠厚的汉,嘴里却没一句老实话,你若不明说,咱家可真就拿了银装糊涂啦,到时候你别说这一千多两银打了漂儿…”

见纪纲谄媚的朝他笑,而聂哼了哼,尖细的嗓音在雅阁内悠悠回

八仙桌旁端正坐着一名中年男,男白面无须,穿着寻常的长衫,发梳得一丝不苟,见纪纲走来,男一抬,也没起招呼,反而端起茶盏儿,慢条斯理的啜了一,架端得十足。

明朝初年正是宦官过得最灰暗的日,不准手政务,不准结外臣,又没能力玩女人,惟独只剩对钱财的追求了,所以这个时期的宦官对钱财非常狂,为为婢之人,连生理都不完整,除了金银珠宝这些外之,他们还能追求什么?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