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八十三章陈知州割占城稻(2/2)

这四亩地陈知州请曲博士亲自下手,挑选兵丁中农活最好的,让他们一队负责一亩。不过是小半个时辰,四亩地便收割完毕。等到地割完,又重新往里,把螃蟹和小的山蛤再重新放下去养

10。3。8

等到陈知州走后几天,邹晨和娘偷偷摘了一些青菜,装两个大篓之中,和家里人说了一声要去赶集便去了宛丘。去了宛丘之后一打听,却吃了一惊,原来这瓠茄这么贵啊?于是俩便找了一个集市摆了摊,不一会便被人哄抢一空,算帐之后吓了一。自此得了甜,时不时的便会摘些青菜去宛丘卖。家里人只当她们赚些零用钱,也就随她们去,哪里会知她们居然赚了好大一笔。

陈知州到了放山蛤的木桶中看了一下,说:“确实如此,本草云,蛤大如斤斗,而这些不过是约十两重罢了。”扭过扬声“诸位乡邻,这些未成熟的山蛤也能带来一亩九十贯的收,若是家家养了一亩两亩,岂不是家家可富吗?”

称完了这些稻,便只剩下最后四亩养活的了。跟在队中的张家和黄家的酒楼家,早已经在他们收割稻田的时候,就先指挥着邹正达和邹正业把稻田里的活给装到车上的大木桶中。装的时候还仔细的检查大小和个,旁边跟着两个帐房模样的人一边记录一边算帐。因为活分还没有长成,所以等到割完了稻还要放去,等到长成的时候再售,而象山蛤有的已经长成。有的还小,泥鳅不太好捉,所以只是捉了几桶,等到将来稻田再地底的泥鳅又会浮上来。

一时之间,是宾主尽,酒过三巡之后,陈知州带着众官员回转宛丘。临走之时,邹晨看到陈知州对一瓠茄非常喜,便指使着二伯和父亲在菜地里摘了许多瓠茄(长葫芦和紫茄)送给陈知州。

收割已毕,邹里正请陈知州和各位官员吃中饭,陈知州看到百姓如此情,也不推辞,欣然允诺,当下便定好了在邹家新宅里待客。

这时邹正达走向前报,这些山蛤若是等到五六月份时再收会更好。盛夏时蛤会产下蝌蚪,到**月份有一分会长得比较好。大些的就可以栏了。等到明年五六月则会全成长成蛤,然后再产仔。如此循环往复,而泥鳅则要到冬天再售才好。

陈知州站在稻田间看着那些庄汉们和兵丁将稻捆绑称重,频频抚须。那些稻田里剩下的稻杆,只须再去,等到两个月后又是可以再收获一次。

在伙房里忙碌了一会,远远便听到院外传来喧哗声,想必是陈知州已经到了,前院早已经是摆好案几和苇席。

ps:

停顿了一下,激动的说:“此事,我必将写奏折呈给官家!官家整日整夜忧国忧民,若是知有如此善法能增加百姓收,定会颜。”

陈知州看着满案的新鲜蔬菜和,微微颌首。这邹家今年了这养活之法收获颇多,这饮便可以看。所谓不厌,脍不厌细,单看这几菜蔬也可以看邹家庄的人于饮上有独之解。

几个妇人从家中带来的均有鲜鲜鱼,便商定了一人准备了一两份拿手菜端上案。邹晨也在院外的菜地里摘了一些长葫芦和青菜准备炒几个菜,娘则是一如既往的给她打下手。

然是一般低,看起来如同刀割过一样。

称过重后,曲博士亲自来报。四亩地每亩收成为四石,不仅陈知州坐不住了,整个邹家庄的人都疯狂了。四石啊。自盘古开天辟地始,就没有四石的收成啊。而且这四亩地没有撒过料,只是撒了一些料喂稻田里的蟹蛙泥鳅,除此之外就是每日每夜辛苦些,要不停的看着。邹正达和邹正业守在稻田间,和金小乙一起看护。

。。。

这时,张记酒楼的家算好了帐又来报,山蛤一共是收了六千只,未分成雌雄一只15文收,九万文共90贯。等分好雌雄再炼蛤油可另算。泥鳅约600斤,每斤30文,共一万八千文。共18贯,价格略有浮动,因为现在并非泥鳅和山蛤上市的季节所以只会而不会低。

邹晨站在人群中听到这个消息,立刻飞奔回家。家里早已经有好几个妇人正站在院里焦急等待,看到邹晨回来,围上去七嘴八的问。邹晨便说了知州要来家里吃饭的消息,于是这些妇人便回到了伙房里准备菜肴。

不一会,称重的人回来报告,一共是一百二十九石,一共割了四十九亩,一亩下去约有二石六斗的收成。听到这个数字,邹家庄的人都疯狂了。二石六斗啊,这可是田老手们才可以这么多啊,邹家用来占城稻全是劣田,本不是好田。这还是再生稻,两个月田里的稻还会再次成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