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八十九章听圣旨邹家得赏(2/2)

有送贺礼的,邹家便令邹晨造册记下,日后还须得还礼。若是有那赤贫农来投的,只能是一送了几十文好言好语的劝走。

邹晨发飙,最直接的表现便是贫们再来两位大娘不肯再送钱送米了,如此一来贫们发现再也得不到什么好,慢慢的也就不再集积于邹家庄,转而去别的庄去乞讨了。

明朝起开始行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拜托诸位千万别四个字四个字的念哦,会被古人笑死的。

柳氏也在一旁抹着睛,同意黄丽娘的话。

黄丽娘小心翼翼的说:“小晨啊,那些贫们着实可怜。上穿的又破又烂,那些孩们饭都吃不饱,…”

为了迎接这副旨意,邹家庄的人整整忙活了三天三夜,黄土垫,又修缮了村两旁不雅的建筑,拆了好几个厕所和粪池,狠狠的净化了一番村中的空气。被拆厕所和粪池的并没有搞暴力抗法,而是滋滋的向别人宣布,我家的厕所因为怕熏着咱们的圣人,所以被村民们给填了。不仅如此,还亲自动手,最后恨不得在自家厕所的新土上面立一块牌,上书‘避圣厕’,由此可见百姓是真心圣人。

三天席摆完后,邹晨算了一下帐,官家给送了四个字,一下倒赔去五六十贯。不仅如此,家里的粮也倒腾了个光。

。。。

“咱大宋并不穷,可是这些民们为什么还是这么穷呢?就是因为一,他们懒,他们不肯吃苦。乞讨能讨一个富家吗?官家明明允许民归乡,而且还可以助银助粮,为什么他们不愿意回去?宁愿在这里依附于别人?”邹晨敲着案几“他们宁愿隐民,也不愿良民,这是何理?这是在钻国家漏,这是坑害国家,大宋朝就是因为这些隐民才完的。他们不愿意归乡,就有地主愿意收留他们,然后地主就去兼并土地,土地兼并的多了,选成国家税收不平等,贫民们纳的税会更多,而一等们则是不用纳税。百姓会容忍吗?不会,百姓不容忍就会起来造反?咱们家,不许收留民,一个也不许。别人家我不着,但是咱家不行,别人可以钻国家空,但是咱家不许。老实活,奋力读书,将来富家才是正经的理。…”

没有搞什么摆香案跪迎圣旨,只是令家里人着新衣,依次排好,然后垂手站定,陈知州便开始宣读圣旨。

为了庆祝,家里一连摆了三天的席,宛丘张家和陈家,黄家坪的黄家,柳林集的沈家,这些亲戚好友们都送来了贺礼。

念完之后,旨意却并不象电视剧里演的那样于邹家人手中,而只是将一块写着仁善厚德四个字的匾额给了邹家,至于旨意陈知州还要派回东京还给门下省的相公令他们封存。

邹晨终于发了飙,在晚饭后向两位老娘下了最后通碟,禁止她们再送那些贫们米面。

沈家派来送礼的不是别人,正是沈家的二郎沈芳。陈家则派了一位家过来,送来了一车的贺礼,并且还言明,里面有二十四郎的礼单独送给邹家小娘的。

待陈知州走后,邹家便开始迎来送往,不断有乡绅和三等以上的送来金银布匹以贺礼,还有赤贫农自愿来投!

柳氏和黄丽娘心善啊,那赤贫的农,大分是民,家中旱灾或是灾过不下去举家逃。又没有路费归乡,个个穿的破破烂烂,听得他们一番哭诉,柳氏和黄丽娘均是下心来,一家送了几十文或是一吊钱,还另送一些米面给这些贫。等到这些贫们千恩万谢的走了,邹晨通常会发现家里的粮会少一些。

邹晨怒:“咱们家这三天时间舍去的米面怕是得有十几石了,所谓升米仇斗米恩,咱们今天舍去这些米面,虽然能得来一个好名声,但是也能招来贼。再说了,善事也得有一个度,超自家能力的就不能去了。为什么这一段时日贫们不仅没见减少,反而越来越多,不就是因为知咱家还给钱还给米吗?从明天起,不许给米银,把他们劝走既可。”

邹晨一通惊天言语震惊了屋内众人,五郎兄弟几个对视了几,悄悄的换着思想,他们震惊的是邹晨所说的土地兼并会亡国的言论。而屋里其他人震惊的则是送给贫们几个钱怎么就和造反扯上关系了?

ps: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