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六十七章请文相公吃饭(2/2)

邹正业站起来:“家中平日虽吃的不如这般丰盛,不过也是顿顿都有的。”

邹正业听了此话,已是会意,立刻招手唤过了公孙季,令他立刻派人去蛙池中寻那些个大的林蛙,抓上几筐等到文相公走的时候一人送上一筐。不仅林蛙要送,象是稻田里养的活,凡是能捉上来的能下锅的不大小都要尽量的捉上来。公孙季听了此话,急忙派了金小乙让他带着几个人去忙碌去了。

幸好这时传菜的又端上了新的菜肴,才算给里正解了围。这盆上的乃是爆炒林蛙,知州见了之后赞:“早就知邹家养了长白山林蛙,个个大如斤斗,质细,味鲜无比。早就想一饱腹之,奈何这邹家的林蛙不对外售,只药引所用,今日托了文公的福,下官等也能尝上一尝。”

这时,公孙季已经带领着几个事的男人,把各人的座位都给安排好了。而在院外的那些兵士们都席地坐在院外,有的坐在砖块之上,有的则是坐在庄人家拿来的扎之上,每个人三个饼,一碗汤,里面有青菜有大块的猪羊,正吃的快。而且还在院外放了几大锅,里面烧的有小米粥,谁吃完了汤就可以去盛一碗小米粥喝。

当然这些都是离不开官家的免税政策,可是官家能将免税政策再给免上三年就好了。

这些大兵们,甚至还有一个不的外号,叫丘八。

。。。

里的见到七爷爷饭也不肯吃就往家跑,都忍不住发笑,有那心动的也想趁着机会摸一把文相公的衣角,可是看到文相公已经坐下了,便只能无可奈何的看着七爷爷远去的背影羡慕他了。

文彦博看到饮准备的丰盛,便:“过于奢侈了,往常你们自己家也是如此吃的吗?只须准备一些家常饭既可。”

文彦博听到他说顿顿有,来了兴致,便问了他每年收有多少,生计可能维持。当听到邹正业一家每年能有几百贯收,不由得,又问了里正这个庄里别人的收如何,里正便回话,每家约得一年有百来贯收,邹家庄因为这个养活的新法,成了远近有名的富裕之庄。更因为今年庄内了各时鲜的蔬菜,可以销售到东京,远的甚至可以卖到西京和南京去,所以今年收倒是家家都涨了,要不然也盖不起这些小楼。

里正说完这些话,文彦博哈哈大笑:“你庄免了三年,已经是邀天之恩了,何必还要多想。这官家恤臣民,臣民也须得想着官家才是,如今官家国库不丰,纳税乃是臣民应尽的义务嘛。”一番说完,说得里正低下去,偷偷脑门上的汗珠

说也奇怪,这七爷爷自打摸了文相公的衣角给他孙传过去之后,他家的孙不论是读书还是习字,都比别人要轻松的多。不几年,他家的孙果真考了秀才回来,不知有多少人后悔当初文相公来的时候怎么自己就没有想到摸一把衣角呢?可是,后悔也没有用了。当时整个庄里,居然只有七爷爷一个人摸了衣角。从此以后,七爷爷每逢坐在茶棚中和人讲古,都要面带得,斯条慢理的向别人讲当年我曾摸了文相公的衣角,要不然我家的孙他是怎么能这么容易的就考中了秀才?也不知有多少人后悔的都瞪来了,可是,后悔有什么用呢?

虽然他们是文相公的仪仗兵,然而也并不是顿顿都可以吃的,今天来到了邹家庄,没想到庄里竟是如此礼遇他们,一人一个白面馍两个秫秸面饼,个个吃的肚圆,对邹家庄的好立刻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

邹老爷和邹正业见得文相公吃的兴,纷纷抹了一把汗,把心放在了肚里。

宋代的民众生活平虽然比起历朝历代来讲是比较的,但是兵士们在宋代则是属于最低下的一层。兵士们是经常吃不饱饭,穿不上新衣的。而且最重要的是兵士们是没有什么人格尊严的,一旦当了兵就要在脸上刺字,就跟充军发一般。所以宋代行一句话:好铁不打钉,好儿不当兵。

一顿饭吃了约有一个半时辰,一时间吃的宾主尽,文相公倒是好酒量,自己一人便饮了好几角,并且连连称赞邹家这自酿的酒味香醇。

等到院里众人都一席,那些端菜布菜的便开始价的把好的饭菜给端了上来。文相公这一席是主席,有什么好菜那都是要先上的。象是瓠茄烧,鲜活鱼那是必不可少的,而象凉粉和炒豆芽、旋煎羊、黎冻鱼、生淹木瓜、芥辣瓜旋儿、旋炙猪、炙羊、冬月盘兔等等更是上了满席,间中又摆着数个好看的看盘。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