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三十章邹秋华求嫁五郎(2/2)

邹正达和邹正业是吃完了这家又去吃了那家,整整十天都没有在家里吃过一顿饭。

这一日,刚刚送走那些当家大娘们。柳氏和黄丽娘松了一气。还没有坐下喝上一茶,便听到边的仆妇回报,说是何思麻来了。

黄丽娘听了何思麻的话,气的浑发抖,啪的一拍桌站了起来,大声怒骂:“邹秋华,你个遭天瘟的,你把主意打到我儿上了?我呸!你也不撒泡照照你自己,你闺女是个什么样的人得上我的五郎?”

婆婆:孙儿媳妇对丈夫祖母的称呼。。。。

北宋年间,仁宗是二年一次的考试,神宗时改为三年,以后中国的科举就一直是三年一次了。

柳氏和黄丽娘看到她的表情便问她到底是有什么事情,何思麻看了一旁边站着的两位妈妈不好意思的低下

这几天,陈家的宗长脸上乐得笑开了,陈家大开中门,广迎宾客,又摆了三天的席以酬街坊邻居。

和陈家一样,邹家是自从陈十三考中了解元之后,也是不停的有宾客们前来贺喜。这个喜,主要是贺邹晨与陈琦乃是未婚夫妇,她的公爹中了解元也理当去替她庆祝。所以那些自觉门槛够不上陈家的人。便派了自家的当家大娘去邹家送贺礼。柳氏和黄丽娘忙里忙外的,天天就没有个清闲的时候。幸好有杜昭和刘成在旁边帮忙,否则还是真不知要怎么办才好。

案首:是(童生试)秀才第一人的称呼。解元:是(乡试)举人第一名。

邹家刚举办了自家的三个儿的宴席,转间又要去为别人庆贺。一时间。陈州是有宴席,家家飘丝竹之声,歌笑语声不断,庆贺之声通宵达旦,犹如过年一般。

柳氏接过一看,只见绣品鲜艳,肚兜上面荷亭亭玉立,落了一只蜻蜓。栩栩如生,令人不释手。柳氏赞了一句好手艺便把肚兜转给让黄丽娘观看。黄丽娘也接着赞了几句。

ps:

而这些。是不需要邹晨去心了。她为未嫁小娘,现在已经不能门见客,需要在家中备嫁。除非是那些带着小娘来的她才去陪着说了一会话,然后邀请那些小娘们到自在居中坐上一会。

何思麻便顺着话题又夸了弟弟们几句,说着说着便有些言又止了起来。

会元省元:是(礼省试会试)士第一名。

没敢说是邹晨让她帮着打听的,只说是自己好奇问氏的。

家里的事情完了,我帮小姑娘想想。”邹青华得了邹晨的这个保证连声说好。

等到两位妈妈走了之后,何思麻才吞吞吐吐的把话给说了一遍。原来是前几天邹晨曾托她打听邹秋华到底是和氏说了什么话,何思麻昨天才打听到,她在床上翻来覆去了一夜,今天才借着送肚兜的时机把话给讲清楚。

状元:殿试第一名

柳氏一脸惊呆的表情,不相信的又问了何思麻一次,何思麻从到尾的又再给说了一遍。

在州里考上了以后明年正月会试,录取的称为士,第一名叫省元。如果省试不合适那就只能称为举人。然后省试合格的这些人去参加殿试,第一名叫状元及第,第二名探及第,第三名榜,以后就是同,也就是明朝所说的同士。

何思麻了屋后先向两位婶婶行了礼,然后又从篮里拿一个绣着绣着亭亭荷的肚兜来。

“二婶。这是我给小宝绣的一个肚兜,您看看怎么样?”何思麻笑盈盈的说

“哎哟,俺的娘啊!这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柳氏啐了一“当年为了大闺女,莫大把知州和通判的儿给打了。闹得她家两个闺女名节尽毁,怎么错不见,就想把小闺女许给五郎?哎哟,我的天老爷,这可真是泼天的笑话。这赖蛤蟆还想去天上飞的大雁,亏她想的来?有个坐过牢的父亲,还想去案首郎?我呸,…”

婶媳三人说着话,不知怎么的便把话题转到了四郎上,黄丽娘一提到四郎的婚事便是一脸笑意。

柳氏和黄丽娘互视了一,这何思麻整日在家中极少来,很少踏新宅大门,也就是前一段教训朱氏时来家里吃了几顿饭。莫非是氏或是朱氏生病了?想到这里,连忙把人请来。

三元及第指的是:解元,会元(省元),状元。北宋称为省元,南宋称为会元。

“原想着,今年就赶的办了。可是却忘了今年是大比之年,岂能让你四弟弟分心,只能再推一年。唉,…”虽是叹着气,可是脸上却是自豪和骄傲。谁家象她一样,两个儿一起中了秀才。

宋代是是先在本县的府学里考试获得童生资格再去考秀才。然后州里参加秋试会考,也称乡试,考取举人资格。

两日后,府院正式张榜秋试贡举结果。邹正文不负重望,终于挂着榜尾考上了举人。令人吃惊的则是陈家的陈十三犹如一匹黑,从恣意山的富家公哥,一跃成为陈州解元公。

何思麻便说,这是她平时闲下来所,因为不知二婶喜不喜,所以一直没敢送来,也就是今天壮着胆才把肚兜给送来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