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四四章保密(2/2)

李琮地在第一时间发现了永宁的忧虑和不悦,而且他也猜得到永宁的负面情绪是因何而来,但是层原因却不是他所能理解的。秉承着不懂就问的好习惯,李琮在见到李治的时候,便悄悄地将心中的疑惑问了来。在弘文馆接受着儒家思想教育的李琮,虽然有房玄龄开小灶评讲《贞观政要》,还有永宁隐晦的《君主论》教育,也毕竟还在年幼,并没有那份见识去活学活用,能从中发现问题便已属不易。

只是李治也并不能理解永宁的反常之,究竟是为了什么,简单地将李琮搪了过去之后,李治便放下了手中的事务,去陪永宁说话。

她一直以来表现的都是一个有缺的智者形象,了解她的人没有谁会小看了她的聪慧,可是也同样会将她的缺看在里,放在心上。一个不完的人,才是让人能够放心去信任的人。

本能的无法理解和接受唐朝时期东方人的思维模式,即使她拥有着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和见识,但是却并不敢对于国家大家轻易发言。

永宁还有一个优,那就是该安静走开的时候,绝不缠人。就像此时她知李治所有的心思,必定都放在了房玄龄的那份关于兵制改革的奏疏上,便也不多留他,只是她也趁机表达了一下对于纸质媒的规范事宜与力活字印刷工程的关注,然后很顺利地得到了随时可以去咨询视察的权利。

于是近来已经忙得一榻糊涂的李治的谋臣团,半是忧伤半是明媚地又多了一项意义远的工作需要认真完成…

李治其实也是很乐意永宁可以多关注这两件事的,虽然有了房玄龄的谋划之后,这两件事如今已经不是他心中的重中之重了,但是这些天永宁的沟通,还是让他明白了这两样东西的存在,对于大唐未来发展的重要。有永宁在旁边看着,他自然放心,若是中间现了什么问题,他也相信永宁有那个能力及时更正完善…

李治的本意其实只是想解解永宁的心忧,可是当永宁皱着眉把自己所担心的事说了来之后,李治自己却也陷的担忧之中,而对于永宁提的关于保密的事情,也是上心不已。

与纸质媒现相比,力活字印刷的问世,反倒是更加的引人注目。如房玄龄等有见识的人,自然明白它背后所代表的义,他们甚至已经想像着或许几十年后,大唐上下便能人人读书、识字的好景象。于是在这样一批有想法、有期望的大人的压力之下,工奉旨承接了实验力活字印刷工程的相关人员,再度被赶鸭上架地又背上了一个任务,那就是把纸张的造价也给降下来

可是虽然永宁不能站在指挥者的位置上去些什么,可是她却一直都是一个极为称职的引导者。她付了极大的力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也让边的人习惯了她独有的事模式——找问题,定下目标,然后给别人去实施完善,于此过程中,她也会随时关注,拾遗补缺…

唐纸的用料还于发展期,那些便宜的制作材料还没有被发现,但是相关的一些想法已经有人提了来,只是一切都仍于摸索过程中。永宁因为已经得到了李治的许可,所以每隔两三天,便会带着李琮和沁华一起去工的实验场地探看。

在这探看的过程中,永宁意外地发现不少外蕃之人,居然可以在工这样的地方畅行无忌,而工居然还有专门的司职人员陪同解说,而这解说的内容也是百无禁忌,一保密意识都没有

李治喜与永宁讨论各各样的问题,因为他可以觉到这讨论是平等的,不同于他与别人之间的所谓“讨论”,那更像是他单方的请教。长时间培养成的习惯,让他总是下意识地将永宁划归自己人的范畴,外界压力越大,永宁对他的重要也就越大,不知不觉中竟已成为了他生命中不能割舍的分。

她很清楚地知自己能力的底线所在,对于一些小事她尚能掌控,可是对于那些意义远的大事,她是绝对没有办法驾驭的,思维模式的不同,就意味着她是没有办法准确预测估算她那些超越了这个时代的想法所带来的后果,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无法正确衡量得与失的人,是没有资格站在指挥者的位置上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