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十八章刘铭传(3/3)

失败过,三十多万人对上七万的叛军还损失这么大,这让他怎么面对李鸿章。

想当初,李鸿章可是特别上奏朝廷,把自己从台湾叫了回来。主持东北剿匪军务,可以看的出李中堂对于自己是多么地信任。

而这一个,何尝不是自己的一个机会,虽然说在台湾,他也对于法国洋人打出了成绩,而且还当上了台湾的第一任的巡抚,但是台湾那化外之地怎么能是自己的最后归宿呢?而现在。李中堂就给了自己机会,一个天大的机会。只要自己把这场打好了。那么将来的前途是不可限量啊,要知道。现在地刘铭传才五十岁,未来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为了能够一举拿下东北,不管是刘铭传,还是李鸿章本人,都是极为放在心上地,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那京城里面地两位主子天天来催的电报。

他们都必须要剿灭这股突然不知道从那里冒出来地叛军。如果假以时日的话,拥有重兵的东北叛军就会挥兵南下,到时候,是京师危急,大清危急。而他们本人也好不到那里去。

所以,李鸿章不但把在直隶附近的所有能够调动的淮军都调动起来,还从全国各地调集了约三万多的淮军。加在一起,就是超过了七万淮军精锐的规模。

而京师的那些主子们似乎也害怕了,早早就从各地调动了超过二十万的绿营部队赶往山海关。

在他们看来,没有什么比山海关更为重要了。只要山海关还在手里面,那么京师暂时就还安全。

不过即使是这样,那已经表面上还政给光绪的西宫太后,慈禧还是早早就吩咐了下面,一旦山海关守不住了,就立刻西巡。看望大清的子民们。

而李鸿章为了能够快速的剿灭东北叛军,还从北洋水师的军费中以及其他地方调拨出了大量的银两,以备军资,而且他还从朝廷的手中拿到了大量的银子,使得了淮军的装备在段时间内得到了极高的提升。

至于为什么要从台湾把刘铭传给叫回来支持大局,实在是现在的李鸿章身边已经没有大将可用。

在剿灭了捻军后,淮军体系中的大量将领不是已经阵亡,就是年老多病,而在后安南之战中,李鸿章的心腹爱将潘鼎新又因为过失而被朝廷夺取了官职,闲置在家。而之前原本还以为可以担当大任的杜怀仁却把那一万的淮军都丢在了东北,自己一个人跑了回来,直接被李鸿章就地革职,打回了原型。现在的李鸿章身边虽然说,还是人才济济,但是适合的领军大将已经几个了,无奈之下,也只好叫了远在台湾的刘铭传回来主持大局了。毕竟,终不能他李鸿章自己亲自带兵上去打仗不是。

而此时的刘铭传可以说是他一生的黄金时期了,虽然已经是五十,年近花甲之年,但是身体却依旧健壮,一回到天津,就开始准备军务,随即就带着大军开赴山海关。

而刘铭传作为一个领军多年的淮军将领,手底下的本事还是有的,三十万的大军囤积于山海关周围。就是没有行动,而是找机会。

因为他已经得知,他要面对的不是一股普通的叛军,而是有着大量的新式武器的叛军,听从之前和东北军作战过的将领说道:叛军的火力已经不必淮军差上多少。

而对上这么一个有着大量的武器的叛军,硬拼的话,损失是肯定会很大的,为止,刘铭传开始了收买东北军将领的计划。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