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大量的重机枪而展开调查的同时,帝国军各个部队也都收到了军事统帅部下发的要求各个部队提供对于新湘军的重视的命令。
而第二军的李立也在向统帅部发去了报告后,也开始收缩的进攻的步伐。就此目前来说,由于不知道新湘军到底拥有了多少的重机枪,如果贸然继续进攻的话,损失将是不可预计的。
一方面,李立给还在山东境内行军的第六军发去了要求紧急增援的电报,另一方面,也重新调整了进攻的战略,从一开始决定的全民进攻改为了集中优势兵力进攻其一点。
当然,李立也不会说被新湘军突然出现的重机枪而吓到,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说,帝国军的第二军地武器优势还是很明显。
步枪的话。不但第一军,就算是第二军,以及第三军,都已经全部换装了一八八六式步枪,迫击炮也是按照标准编制配备。并且,除了这些外第二军还拥有了一个团的军直属炮团,有着一百二十余门的各个口径的野战重炮。单单重炮而言,第二军并不比先前的第一军差到那里去。
在转换了进攻的战略以后,第二军进攻江宁方向地第八师,以及临时抽调的第二师的一个团以及第二军的直属部队。开始了寻找江宁新湘军防守地弱点,并一找到后,就集中火炮给予打击。
与此同时,远在合肥的第二师的两个团也在围困于合肥的守
和第二军在安徽境内的攻势不顺相比,第一军和第二军地第七师的配合就显得相当的顺利。
在第一军决定先解决镇江开始。不用多久,第一军的第三师,第五师,以及配合的第二军的第七师就已经扫清了镇江的外围新湘军部队。
并且,围困了镇江内的约三万多新湘军,以及万余的浙军。
镇江,这个城市从太平天国起事开始,就注定了它多灾多难的命运,太平天国时代,因为镇江位于南京东部不远。是属于太平天国地军事重镇。
而当时地清军也为了剿灭太平天国而频繁发起进攻。这镇江作为当时双方都要极力争夺的目标,经历了不少的战火。有人统计,在太平天国起事以前,镇江府内有着六十余万的百姓,而在太平天国灭亡以后,镇江仅剩下了不到八万的百姓,其中不是外逃就是死亡在战火之中。
镇江在平静了十多年后。今天。又一次的遭遇到了十多年前的情况。
第一军地军属重炮自从到达镇江后,就开始了对镇江不停地炮击。同时,还有着数百门的大口径迫击炮也在各个方向对着新湘军地阵地炮击。
这样大规模的炮击不管是对于新湘军,还是对于城内的无辜百姓来说,都是一个灾难。而更加重要的是,原本新湘军拥有的数十门火炮,由于在战前被帝国军情局侦查出来了架设的阵地,所以在第一军刚开始炮击的时候,这些新湘军防守的最大屏障就被第一军的大量重炮炮弹摧毁。
以至于后来的新湘军面对第一军日夜不停的炮击毫无还手之力。
就在第一军的第三师,第五师在围困镇江的时候,第一师和第二军的第七师却绕过了镇江,埋伏在镇江和南京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