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样!看什么?真得到好东西了?李二陛下真赐你字啦?”
谢看卫螭奇怪的样子,笑道。
呵呵点头,低声道:“比那宝贵多了!看看。”
《黄庭经》是装在一个檀木盒子里的,张芝的草书则是装裱好的一个卷轴。
卫螭小心翼翼的揭开檀木盒子,刚想伸手去拿,突然想起电视里拿古薰都戴手套,赶紧跑去翻了对手套出来,才又小心翼翼的拿出来,放到铺在炕桌上地锦丝上。
本来谢是不关心这些的,任由卫螭瞎折腾,这会儿,看他前所未有地谨慎。也跟着好奇起来,待卫螭取出,谢看了看,讶然道:“《黄庭经》?这个后世有流传吧?你这个与旁人有何不同?”
卫螭得意洋洋的道:“东晋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爱鹅,他认为养鹅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从鹅地某些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儿子王献之乘一叶扁舟游历绍兴山水风光,船到县村附近。只见岸边有一群白鹅,摇摇摆摆的模样,磨磨蹭蹭的形态。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觉对这群白鹅动了爱慕之情,便想把它买回家去。王羲之询问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这群鹅卖给他。道士说:“倘若右军大人想要,就请代我书写一部道家养生修炼的《黄庭经》吧!”王羲之求鹅心切,欣然答应了道士提出的条件。这就是“王羲之书换白鹅”的故事。”
谢道:“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上学时老师讲过。你…你别说这个《黄庭经》就是王羲之写的《黄庭经》?”
“然也!”
“骗人!”
谢不信,卫螭把今天地事情讲了出来,乐滋滋的道:“我后来问过傅仁均,他说那个道士就是他家祖师,这《黄庭经》是一代代传下来的,他一个方外之人。留着也没用,又不爱好书法,所谓宝赠烈士,红粉赠佳人,说是把《黄庭经》送到爱好书法地人手上,才算不亏了此物。”
谢盯着卫螭看了半晌儿,然后,表情平静的点点头。轻手轻脚的把《黄庭经》收起来,放进檀木盒子里,又看了看张芝的草书,小心卷起收好。
卫螭还在开心,谢终于也有点儿追求,愿意成为书法收藏的发烧友,准备支持他地伟大梦想和事业了,却见谢盖上盒子,飞快地把盒子抱怀里,就要往她的小柜子藏去。
卫螭目瞪口呆。傻傻的问:“夫人,你这是要做什么?”
谢满脸戒备的看着卫螭。紧了紧怀里的檀木盒子,道:“试纸是我们内科的东西,试纸应该算我地吧?”
“那…那又如何?”卫螭心中升起不好的预感。
“你用我的试纸换来的东西,是不是应该为我所有?当然,我们是一家人,也不能我全占了,张芝的草书,价值也很高,给你!这卷《黄庭经》就是我的了!”
卫螭“咣当”一下摔倒炕上,据理力争:“那啥,这不公平!试纸是夫妻共同财产,字画也应该是这样才对,《黄庭经》是大家的,不能只给你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