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无论怎样评价都是不过分的。只可惜,这样的一位奇女子,却只活到武德六年,值得一提的是,平阳公主的葬礼,并不是按照一般的公主葬仪办理的,而是以军礼葬之,成为史上奇观之一。
据说,这位平阳公主与她地二哥李世民最是亲厚,兄妹俩自小感情就极好,她又为大唐立下如此赫赫战功,她的早逝,一直是高祖李渊和太宗李世民心中的遗憾,并一直对她念念不忘。
这么想了一阵,卫螭总算明白为何李二陛下会特别钟爱高阳了,敢情是有了移情作用在其中啊,不过,平阳公主这样的奇女子,确实令人敬佩。不过,卫螭很好奇地是,历史记载,平阳公主是病死的,但却以军礼下葬,这不太符合常理。卫螭曾看过一则分析,说是根据这位公主以前的作风,大唐建都长安后,让她一直在京中享福,那不太可能,很有可能会随军出征,征战四方。再根据她的年龄推算,武德六年的时候,最多也不过是二十来岁,如此年轻的年纪,又是武将,身体素质应该很过硬才对,不可能二十来岁就病死,且还是以军礼下葬的,很有可能是战死地。不过,相比之下,如此奇女子,却嫁了柴绍那么个丢下妻子逃命地软蛋儿,真是令人唏嘘。
卫螭默默出了一阵神,李二陛下也因国事繁忙,回太极殿处理政务去了。李二陛下去后,长孙皇后终于可以说今天找卫螭来的理由了。长孙皇后看卫螭一眼,略一沉吟,选择了开门见山,问卫螭道:“子悦,殷家幼子殷安道是你地属下,此人如何?”
卫螭一愣,还真料不到长孙皇后会开门见山,不过还是老实的道:“回娘娘,殷安道那个小子吧,挺稳重诚实一人,做事踏实周到,也挺有能力,把什么事交给他,如果他答应下来,那是绝对可以放心的,从不会答应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是那小子的风格,最妙的是,如此性格,居然不是那种不知变通之辈。臣以为,是个很不错的小伙子。”
长孙皇后被卫螭的形容词说的微微一笑,颔首道:“本宫也曾多方查证过此人的品性,与你所言大致相符,但你说的更为生动、详实一些,看来,此子真是一青年才俊。”
卫螭笑道:“娘娘,青年才俊嘛,安道可以算半个,那小子没什么大心思,青年才俊一般都对事业有些雄心的才是吧,安道吧,真如他的名字一般,有时候,真是稍嫌稳重过头的感觉。”
说到这里,卫螭瞄了长孙皇后一眼,见她面容平静,若有所思,想了想,接了句:“高阳公主的性情,略显跳脱,有人能帮她稳一下,也是好的。”
长孙皇后忽地一笑,道:“所以你就从中牵线搭桥,撮合高阳和殷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