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40章变故(2/2)

再考问一下他的功课,就见他应答有据,气质沉稳,钱文佐是越看越喜。不禁想着,如果这弟弟都这么好,那哥哥的还能差得到哪里去?这门亲事,他已经允了八分了。

“可不得了了!那牟家公去踏青,没曾想一脚踏空从坡上摔下来,磕着脑人事不省了。牟家正准备办场白喜冲一冲,真是不好意思,只怕他家公是个没福的,不上你家姑娘了。”

江南,莲村。

她不是一人来的,还带了个青衣布的年轻人。长得白白净净,斯斯文文的,看着也有十七八岁了,神清澈,形容质朴,钱彩凤躲在帘后偷瞧,对这后生倒有好

唐竟烨见他态度和蔼,鼓起勇气上前一步跪下了,行了个大礼“求世伯可怜,救我母亲一命!”

可这的气还没消下,唐家那的媒婆就找上门来了。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他说着,泪都快下来了。

于是,钱彩凤的终生大事定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作品,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还给了她一样东西。等离开上房,陈氏独自对着夫君儿的牌位枯坐了一夜,不过次日来见人,除了睛有些红,依旧是神采熠熠!

钱文佐见着浑的冷汗又要往外冒了,今儿这是怎么了,一个两个过来全都要死要活的。“你别慌,慢慢把话说清楚。”

跟家里人一商议,爹娘及莫氏也都来见了见这年轻人,几番谈印象都十分之好,最后私下里问钱彩凤,她也实在挑不什么病,如果命中注定她要个官夫人,那就吧!

钱文佐正提醒莫氏今天别忘了去把媒婆请来,去牟家早些把钱彩凤的婚事订下,却见那媒婆慌慌张张的自己跑来了。

所以下唐父就打发小儿前来问问钱家,可愿意把钱彩凤嫁过去冲喜?若是愿意,父母堂都在,是完全可以直接把婚事办了的。有了媳妇,唐母一兴,兴许这病就过去了。若是钱家不愿意,还请他们尽快去跟陈寅陈大人回复一声,他们好找下家。否则有知府大人保的大媒在那儿,唐家实在不敢擅作主张。

唐竟烨冷静下来,才哽咽着把实情和盘托。原来唐母一直不好,去年秋天自哥哥唐竟熠中了举之后,唐母一时喜,未免多贪了几杯,夜里睡觉不注意就着了凉,这就埋下了病。自唐竟熠京赶考之后,唐母一来忧心儿平安,二不知功名之事可否顺遂,这病势就越发严重了起来。

钱文佐听着几乎吓冷汗来,古来议亲最重视约定,如果钱家人打发人上门议亲了那位公事,只怕就算那牟公个好歹来,钱家也不好再悔婚了。

钱文佐听得不由刮目相看了,他也是个读书人,自然书。读书人最重的并不是生活享受,而是神追求。看这唐景烨气质简淡,虽是布衣常服,却有一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味,就知唐家的家教极好。再看他手上有茧,证明时常下地活,能为生计分忧就不会个太迂腐的读书人。

媒婆有些为难的踌躇了好半天,瞅了瞅那年轻人“有什么话,还是你自己说吧。这位是唐举人的弟弟,唐竟烨。”

钱彩凤听闻鼻都差气歪了,她好不容易才下定决心嫁人,怎么这么快这门亲事就告了?

这唐竟烨很是诚实,有问必答,并不隐瞒什么。

钱文佐觉得奇怪“这到底是有何事?但请直说无妨。”可他心里却在暗自嘀咕,总不会连这家的公也摔得人事不省了吧?真要是如此,那于侄女的名声可是大大的不利啊!

情况他们乡下常见的,有时长辈生了重病,为了沾沾喜气,也有不少抢着办喜事的,但落在自家上,钱文佐可当真是大姑娘上轿一回。他没有慌着答应或者拒绝,却是把这唐竟烨叫起来,细细盘问了下他的家世和功课。

原来唐家祖上确实过官员,也有不少读书人,但到他们这一辈上,已经式微许久了。只有唐竟熠这回中了举,是全家人的骄傲。不过唐竟烨也很坦率的告诉钱文佐,他家很是清贫,祖上传下来的几亩薄田也是自家人在耕,平时只能供应茶淡饭,并没什么大鱼大。家中唯一值得自豪的就是有一屋近半千之数的书,那是他们祖上世代传下来的,就是再穷的时候,也没有变卖过一本。

就算是人家通情达理愿意退亲,但于女方的名声却会大有影响,万一给人嘴碎的安个克夫的罪名,那这辈都别想安生了。是以媒婆也知厉害,并不敢存心欺瞒,牟家一把消息递给她,她即刻就来钱家报信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