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泉州造船业(2/6)

船型设计

“科民”造舰

(五)用矴石作碇泊船只工,用大藤索长达500尺来系矴,使用车抛碇起碇。

宋廷所造战舰的经费“科民”承担。“科民”就是、田亩或区域,责令人民摊派的临时税。地方官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完成任务。

南宋·绍兴中另一个晋江县令傅伫,接到造战舰的诏令后,亲自监督建造,所经费比邻近县少一半而且先完成任务。张浚向朝廷报告,受到减勘验成绩三年的奖励,升为茶司办公事,后转为南剑州通判。

(一)船型从平底船改为尖底船。

后渚港宋末沉船

船宽与型比值较小,可保证船的横向度。由于有众多的密隔舱,须有足够尺度的舷,以减少海狼涌上甲板的机会;在横风作用下行驶,下风一侧的甲板也不致没中。船宽

尖底造型,扁阔短,平面椭圆,方方艄。

古船残长L=24。2米,残宽B=9。15米,残D≤2米。外板联结方法为搭接和平接混合使用。底外板为两层,第三接以上为三层。总厚度约18厘米。全船用12隔舱板分割为13个密隔舱。第一舱保留有桅座,第六舱保留有主桅底座,可见是艘三桅或多桅的远洋帆船。

(六)为多桅多帆船,增加受风面积。帆可以调整方向。八个方位的风,只有当风不行。

(四)船舱分隔更多,普遍设置密隔舱,防漏抗沉,提安全。同时客货分贮。

1973年7月在泉州湾后渚港发现一艘宋末沉船,古船只剩下甲板以下分,1974年土。经研究,他大约沉没在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前后。1984年,世界著名科学家、英国李约瑟博士参观这艘古船后,赞叹:“这艘古船是中国自然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南宋·淳佑三年(1243年)八月,宋廷令福建安抚司照沿海例,团结福、泉、漳、兴化民船,以备分番遣戍。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晋江知县林湜接到大造战舰的诏令,他不忍常规向百姓摊派,又不能违抗朝廷的诏令,投檄辞职。寓居境内的各国商人钦佩他的仁义,慷慨捐助,结果“舰就而民不知”反映了宋代居住泉州的外国人与泉州人民友好相,互相帮助。也可以看,林湜为官清廉,博得外国商人的,所以会自发集资造战舰,帮助林湜完成朝廷下达的造战舰任务。

船壳法的制作顺序

(八)设置吃线、风向和的探测工,虽很原始,但表明驾驭航行的技术比前更灵活。

宋代造船是先定龙骨,后定底板,再是隔舱板,在隔舱板与外板相接遍设肋骨,起加固隔舱板与船壳板相连结的作用。这制作顺序称“船壳法”,一直沿用至明初,没有改变。

从这些基本数字,专家们提复原尺寸方案。其中一认为,复原后总长L=32。5—37。5米,船宽B=10。5米,型D=4。15米。则L/B=3。09—3。59,B/D=2。53,L/D=7。83—9。03。

型线横剖面呈U型,斜剖线平缓,可弥补长宽比较大对快速度的不利影响。平缓的斜剖线,可使弯曲外板的加工工艺得到改善,又改善船的耐波。加上尖底与吃合,受横向风袭时,抗横漂的耐力较,有较好的适航

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黄彦辉为晋江知县,适逢朝廷命令滨海诸县造战船,晋江县分造9条的任务。黄彦辉对属下说:人民的赋税有定额,不要横征暴敛。造船的经费“刷县帑本钱为之”

(二)船增大。阔各10丈,如长宽比以4计,则船长达40丈,比唐代海舶的长、阔、都增加2倍以上,型大8倍以上。

(七)舵有大小主副之分,可随浅升降,纵驾驭控制能力大为提

这是一艘中型远洋艚船,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宋代三桅木帆海船,属于我国古代四大船型之一的福船型,载重量约200吨,相当于唐代一支700骆驼的运输队驮运重量。有结构固,抗风抗狼力,吃,稳定好的特

朱惑《萍州可谈》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晦观指南针。”用观测天上星来定船舶位置的天文定位法,早为航海者所运用。到十二世纪,以指南针来定位,更占主导地位。当时指南针称“浮针”,是在磁针上横贯几条灯草,使磁针浮在碗中以指示方向。

(三)造船工艺和材料更加讲究,选用整木材和枋楔叠而成。

较大的长宽比,可提稳定,便于增大风帆面积,加快船速,还可增大甲板面积和舱内容积。船长不过大,有利于用整木材建造,减少板材接,保证船度。

术有较大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