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陈瓘陈正汇(2/2)

“陈瓘昔为谏官,甚有谠议。近览所著《尊尧集》,明君臣之大分,合于《易》

瓘谦和不与竞,闲居矜庄自持,语不苟发。通于《易》,数言国家大事,

为政,敢问将何先?”惇曰:“司邪,所当先辨,势无急于此。”瓘曰:

日语言间也。”内侍黄经臣莅鞫,闻其辞,失声叹息,谓曰:“主上正得实,

政闻而憾之,通判沧州,知卫州。徽宗即位,召为右正言,迁左司谏。瓘论议

通,使议籍籍,谓皇太后今犹预政。由是罢监扬州粮料院。瓘都门,缴四章

同载,询当世之务,瓘曰:“请

后多验。靖康初,诏赠谏议大夫,召官正汇。绍兴二十六年,宗谓辅臣曰:

当北面而问焉’,其背经悖理甚矣。瓘宜特赐谥以表之。”谥曰忠肃。

奏之,并明宣仁诬谤事。帝密遣使赐以黄金百两,后亦命勿遽去,畀十僧牒为行

封府制狱,并逮瓘。尹李孝称使证其妄,瓘曰:“正汇闻京将不利社稷,传于

“公误矣。此犹平舟势而移左以置右,果然,将失天下之望。”惇厉曰:“

鉴》,瓘因策士题引神宗所制序文以问,昂、自意沮。

为训。‘若’者,顺而行之;‘稽’者,考其当否,必使合于民情,所以成帝王

瓘尝著《尊尧集》,谓绍圣史官专据王安石《日录》改修《神宗史》,变

朋党,持中,庶可以救弊。”意虽忤惇,然亦惊异,颇有兼收之语。至都,用

装,改知无为军。

天尊地卑及《秋》尊王之法。王安石号通经术,而其言乃谓‘隆德骏者,天

然则何用许。使君知‘尊尧’所以立名乎?盖以神考为尧,主上为舜,助舜尊尧

但如言以对可也。”狱,正汇犹以所告失实海上,瓘亦安置通州。

英罢,瓘又徙台州。宰相遍令所过州兵甲护送;至台,每十日一徙告;且命凶

矍然改容。信宿,知泰州。崇宁中,除名窜袁州、廉州,移郴州,稍复宣德郎。

遂草疏论京,未及上,时皇太后已归政,瓘言外戚向宗良兄弟与侍从希之士

迁秘书省校书郎。绍述之说盛,瓘奏哲宗言:“尧、舜、禹皆以‘若稽古’

以符合其说,又义所不为。京之邪,必为国祸。瓘固尝论之于谏省,亦不待今

为太学博士。会卞与惇合志,正论遂绌。卞党薛昂、林自官学省,议毁《资治通

路,瓘岂得预知?以所不知,忘父之恩而指其为妄,则情有所不忍;挟私情

目,诚不当以浅近见闻,惑其聪明。”惟极论蔡卞、章惇、安惇邢恕之罪。

不为动,徐起白曰:“适所论者国事,是非有公议,公未可失待士礼。”布

旦持省,布使数人邀相见,甫就席,遽书,布大怒。争辩移时,至箕踞谇语,

其书之。但郊祀不远,彼不相容,则泽不及汝矣,能不介于心乎?”正汇愿得书。

才至,又移楚。瓘平生论京、卞,皆披擿其心,发其情慝,最所忌恨,故得

明年,还为著作郎,迁右司员外郎兼权给事中。宰相曾布使客告以将即真,

仍与差遣,执政持不行。卜居江州,复有谮之者,至不许辄城。旋令居南康,

,复有异同,则公议私恩,两有愧矣。吾有一书论其过,将投之以决去就,汝

人石悈知州事,执至,大陈狱,将胁以死。瓘揣知其意,大呼曰:“今日之

之治。天之孝,与士大夫之孝不同。”帝反复究问,意悦,约瓘再见。执

疑其迹,则不为无罪;若指为邪,又复改作,则误国益甚矣。为今之计,唯消

光不务缵述先烈,而大改成绪,误国如此,非邪而何?”瓘曰:“不察其心而

在台五年,乃得自便。才复承事郎,帝批目,以为所拟未当,令再叙一官,

正汇在杭,告蔡京有动摇东迹。杭守薿执送京师,先飞书告京俾为计。事下开

瓘语正汇曰:“吾与丞相议事多不合,今若此,是以官爵相饵也。若受其荐

御史龚击蔡京,朝廷将逐,瓘言:“绍圣以来,七年五逐言者,常安民、孙

乎?”悈惭,揖使退。所以窘辱之百端,终不能害。宰相犹以悈为怯而罢之。

以所乘舟为喻:偏重可行乎?移左置右,其偏一也。明此,则可行矣。天待公

,何得为罪?时相学术浅短,为人所愚。君所得几何,乃亦不畏公议,犯名分

持平,务存大,不以细故藉,未尝及人晻昧之过。尝云:“人主托言者以耳

事,岂被制旨邪!”悈失措,始告之曰:“朝廷令取《尊尧集》尔。”瓘曰:“

祸最酷,不使一日少安。宣和六年卒,年六十五。

谔、董敦逸、陈次升、邹浩五人者,皆与京异议而去。今又罢,将若公何。”

是非,不可传信;明诬妄,以正君臣之义。张商英为相,取其书,既上,而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