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八章丰收xia(2/2)

在上首,赵橹兀自苦婆心:“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想当年,我和你们二叔、三叔,同心合力,辛苦了十几年,方打下了狼港寨这片基业。现在想想,当年兄弟间若是有半猜疑,哪有今天的坐在昌国城中的结果?…”

注1:此为北宋纲船定例。

赵瑾在座位上弯腰低,静待训示。

赵瑾同意:“是啊,多亏了二弟!”他看看赵瑜,赵瑜也看看他,两人视线一碰即转,都没兴趣再看对方第二

“这次战功,以你为大。不过…若是没有二哥儿的谋划策,你也一样立不下功劳。”

至善眉一皱,叫:“怎么铁钉这么少?!”单一艘七百料的河船上用的铁钉都要两百斤【注1】,而海上风狼远在河湖风狼之上,所以同等容积的海船所耗料更是河船数倍。这一万多斤铁钉,如果用在千料战船上,怕连十艘都不够。

“…至于其他零碎的就不提了,基本上就是这些。”赵瑜合上帐簿,双手递了上去。

“…你们兄弟也是三人。三哥儿还小,但大哥儿你有勇,二哥儿你有谋,只要齐心协力,什么事不得?!这次海不就是最好的例吗?”

赵橹接过,低翻了翻,随手便放在几案上。一对圆环视在座四人,静待了一会,方开:“这次海生意,赚了不少,确实是少有的大丰收。再加上林溪那几十船匠,更是难得。…二哥儿,你得甚好!”“谢爹爹夸奖!”赵瑜起谢过,落座静待下文。‘反正不会有好话!’赵橹说话的习惯,他清楚得很。

赵橹:“铁钉不够,想办法便是。就算林溪说是假的,还能跟他翻脸?就当真的!…还有什么?”

两人一起笑:“自然要见识见识。”

赵瑜恭敬:“爹爹说得正是。”垂下帘,他不耐烦,心想:‘又来了!’

注2:古代锚也写作猫,取的其形如猫爪之意。

赵橹不知次心中腹诽,满意,转看去赵瑾“大哥儿…”

赵橹呵呵一笑,又看着赵瑜:“还有嘛?”

“我知你们兄弟两人有嫌隙,但血脉至亲,自家人都不帮,还能指望外人?!……”

嘴,了几冷气,方“继续!”

赵瑜继续念:“还有就是编好的帆蓬、打制好的龙骨、船肋,解开的木板什么的,不算多,统共只装了三条船,我就没细了。除此之外,尚有各工坊的工皿,锯刨绳墨之类,这些东西倒装了六条船。不过类太杂,我也没时间清。反正工坊里面能搬动的都船舱里了,应该没有缺的。”

“不过…”不意料,赵橹:“若没有大哥儿烧去寨,州军退守城池,又分了船供你驱用,你也立不下这功劳。我…说得可有错?”

趁此良机,赵瑾、赵瑜忙不迭地起,并排站到赵橹前,躬:“爹爹的训示,孩儿都听到了。日后必定…”两人异同声,熟极而,重复着发过不知多少次的誓言。

赵瑜摊手,无奈:“这也没办法。官府怕船场私盗,场内的资材一向查甚严。木料、桐油之类易于清,又难搬运,可以放在船场中。但铁钉却正好相反,官府只好存在官库,取用时计数,一也不会多。这一万多斤,还是去岁造船时结余下来的。”他耸耸肩,补充:“不过,这是叔所说,到底是真是假,我就不清楚了。”

不知说了多久,赵橹终于燥,他停下来端茶喝

赵瑜低把帐簿翻了一页:“还有大小铁锚十九只,最大的看家猫【注2】

赵橹睛一亮,笑:“神舟上用的?…倒要见识一下。”他扭对着蔡禾、至善“哪天空闲了一起去看看。”

有一千两百多斤,上船时费了不少力气,而且…这还是锈剩下的,”他抬看赵橹“听叔说,这是当年造神舟时,多预备下的一只。”

“…竹竿两千余,篾条七百七十筐。桐油六百一十四桶,其中有多有少,一时无法统计,船场帐目,有五万余斤。手指的麻绳,绑扎木料时用了不少,现在还剩一百余捆,而帆缆却都用在木排上,一不剩。铁钉有一万余斤,皆是八寸长…”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