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章纷大宋帝国征服史上(2/2)

赵瑜:“童贯此举,谁能事先想到?”

“不止如此。”赵瑜摇“童贯同时也是在试探!他想看看东海的军力究竟如何,如果我们不费灰之力就平定琼州之,那他下一个要对付的,就会是东海。”

明光大喜,连忙起,抱拳:“全凭大当家吩咐!”

赵瑜挥手打断:“童贯怎么想是他的事,我们只要考虑自己就行了。不童太尉的想法如何,他能制约东海的手段少得可怜。无论是军事还是经济,…东海已经不需畏惧任何人。你只需想一想,我们东海兵对付黎人,能落下什么好?”

“…我可以派些人充充样,夺回海边的一两个寨。但绝不会去收复州府。至少在那些移民和矿工习惯自己的新生活前,琼崖必须下去!”

“很好!”赵瑜“既然这样,等你把此行的报告完成,就去参谋室报到。以后与童贯打的工作,就另外找人好了。”

“有见识,但还是差了。他应该没想到琼崖之变早在我东海的掌握中。”陈正汇说

打仗靠的是钱、粮、靠的是铁、血,东海不缺钱、不缺粮,若论勇猛果敢,也决不输人。唯一缺的,就是钢铁。在台湾基隆堡附近,赵瑜从福建招徕了一批铁匠,让他们依照青、赤、宝吉等几大铁场的制式,建起了几个小炉。

“那大当家你打算如何理?是明光所言,让他们继续下去吗?”

“说得不错!”赵瑜颔首赞许,上下打量了明光一下,笑“看来总让兄弟你送礼的活计,倒真是屈才了。可愿去参谋室一阵?”

陈正汇:“来已有一个月,只不知那四千琼崖移民现在过得如何?”

赵瑜,一挥手,让明光退了下去。他对陈正汇:“正汇先生,你看这明光如何?”

赵瑜了一年半的时间,派了十七支探矿队,沿着昌化江上溯,付了几十条人命,才找到了矿山所在。这座铁矿是赵瑜征战天下的本钱之一,只要保住这座矿山和昌化江附近的昌化港,他本不在乎海南岛上如何地覆天翻。

“当是如此!”明光肯定。

“当然是无利!”明光“既然童贯想对付…”

赵瑜笑:“所以我才问兄弟你,兵琼州对我东海有利无利?”

“…那我们该怎么?”明光问

“没有!”明光只想了一下,便说:“东海人手不足,虽然现在已有两万,但拓荒台湾已是勉,又分了不少在衢山、琉球,就算占下琼州,也没足够人手。空占着地反而要分兵把守,得不偿失。最好让琼州继续下去,等我们有了足够人手,再去料理不迟。”

“毕竟才两个月,要想让他们习惯台湾的生活,还得有段时间。不过有文兄弟在打理,再加上一批有经验的熟手,不会有问题。”

“说的也是!”陈正汇。这两年,上万疍民、民都被打理得安安稳稳,对付几千琼崖移民又有何难。放下琼崖之事,他叹了气:“说起来,倒没想到童贯会有这么一手,竟然想让东海去对付黎人。”

注1:琼崖四军州:宋代,围绕着海南岛中的黎母山,设立了四座军州。北面琼州,西面昌化,南面朱崖,东面万安。

“当然。”赵瑜说得肯定“我只要保住石碌铁矿和昌化港就够了。剩下的地盘由着他们去闹!”

这次琼崖之本就是他挑起,一是不想让宋廷得知开矿之事,而更重要的则是为了人手。除了四千迁居台湾的移民,逃难至铁矿和海港的居民也有两千。依靠这些人手,只了两个月,第一艘满载着铁矿石的货船就开了基隆港。

赵瑜笑了一笑:“这明光只考虑到东海缺乏开拓琼崖的人手,却没注意到琼崖四军州【注1】本来就是有人的。琼州有八千汉儿熟黎,昌化、朱崖、万安三军加起来也有一千多,这么多人手,我们怎么可能放过!?”

在这个时代,只有大宋才有一次铁万斤的炉,冶炼技术远远超赵瑜的想象,除了石灰和焦炭,他并没有什么能传授给人的。但炉建起后,铁矿石始终没有着落。虽然在当地海边有几个小砂铁矿,但远远比不上赵瑜记忆中的那座中国最大的天富铁矿——石碌铁矿。

“遵命!”

我们与黎人拼得两败俱伤?”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