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章纷大宋帝国征服史xia(2/2)

注1:合罗:泥塑娃娃,古代的玩

‘要是人再多些就好了!’赵瑜忍不住这样想着。要是再多些人,这些钱就可以用在筑路、修桥上,用来购买资、给发人工。日后,还可以通过税赋征收上来,然后再用去。财如,要不断循环才能激活经济——最浅的经济学知识,赵瑜还是有的——但在东海,这个循环却还没建立起来。正因为这样,东海才不够资格在后面缀个‘国’字,称不上国家。

赵瑜下车,笑着走了上前。但前来迎接他的众人,却没有一个面笑容。看到赵文的脸,赵瑜的表情郑重起来:“了什么事?”

岛上的商税就已比三年前全年的税了三倍有余。衢山税司完全在东海控制下,只要保证上缴明州的税不减少,这多分,却全落赵瑜这个地蛇的袋。这些税收,再加上经营港所得,整整二十万贯的岁。而且这二十万贯,并不包括售香、白糖的收。若是加上去,已能超过三十万。

想起他那个快两岁的大女儿,赵瑜嘴角微微逸一丝微笑。小丫长得并不像他,而是完全继承了她母亲的容貌,不过也幸好如此,要是女孩长得赵瑜这样,那真是没法儿见人了。小丫长得玉雪可,又聪明伶俐,极得赵瑜疼

不过衢山收虽多,却仍比不上湄屿私港。曾经是大宋最大的回易黑港的围澳,在被赵家舰队烧成白地后,已彻底败落。辐东南沿海的黑市中心,也因此转移到湄屿港上。泉州港现在虽然还能保持着大宋海贸第一港的地位,但随着湄屿港的名气日渐增大,上岛采办的商人日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大商船开始转往湄屿岛贸易。

“二郎,我们的人在趾被杀了!”

船只港的钟声,惊醒了赵瑜的沉思。他抬望着台北港东侧远,南观音山上的基隆堡——北观音山自然是衢山岛上的那座——不禁自嘲一笑。对比起三年前,被不到两万贯的亏空得差走投无路的窘境,现在的烦恼,近乎于奢侈了。

一行人的车驶过吊桥,穿过铁栅门,在寨堡前的校场上停下。从寨门传来的号角声中得知赵瑜回岛的消息,以赵文为首,基隆堡中的领们都迎了来。

在泉州,所有海外商品都要先由市舶司过手,在和买、征榷之后,大分利大宋政府手中,留给普通商的就只剩些残羹剩饭。但湄屿港不同,所有的商品贸易,东海并不足,只是以赵家的两万担保,收取百分之五的中介费罢了,比起市舶司起征达百分之二十的税率,实在微不足。但这区区百分之五所带来的息,就算赵瑜已是号称富可敌国,也免不了要。不过赵瑜很清楚,湄屿土地狭小,发展已经到了极限,现在的收已经很难再增加了。

下了船,赵瑜和陈正汇在一群亲兵的护卫下,坐上车,直奔主堡。离家一个多月,他想他的那对儿女。是的,赵瑜已经有了一儿一女。嫡长自然是正妻蔡婧所生,而给他生了女儿的却是陈绣娘。

赵瑜摸摸怀里,怀中的小盒里装的是明光从汴京买回的合罗【注1】,本是赵文让明光给他家小带的礼,却被赵瑜不客气的抢了过来。“男孩舞刀剑就可以了,这娃娃还给女孩玩比较好。”赵瑜是这么对明光说的,就不知赵文会不会同意。

这两座港给赵瑜、给东海带来的收,差不多能有大宋全国财政收的百分之一、二,虽然份额不大,但平均了东海治下的人后,已是令人瞠目结的数字。不过在东海治下,除了布匹、硝石之外,其他资基本都能到自给自足。赵瑜拿到这些钱,却没多少的地方,如果全砸在台湾,怕是会引起通货膨胀。东海实在太小,容不下这么多钱在内市场通。所以赵瑜才会另发新钱,一是为了正名,而另一个更重要的目的,却是为了隔绝内外币制,以防止东海社会的经济被破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