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可能有。
赵瑜皱起眉“那二呢?”
“第二就是大王登基时用的冕旒服章,要量体裁衣,还请大王今日抽空办了。”
赵瑜心里叫着苦,他登基为皇,掌控天下,一完多年夙愿,精神是足。但是事情也多啊,本来就忙得很,陈正汇还一桩桩把礼乐、服章这些杂事压到他这里来。
他不耐烦的说道:“礼乐什么的,让卢明德去做,大乐乐工难寻,那就改用军乐。孤即号洪武,用军乐也说得过去,孤也不怕丢脸。至于服章,早就准备好了。压在箱子里三五年了,孤的身材也没变,拿出来用就是。你是孤的宰相,小事就不用管了!”赵瑜说着,拍了拍桌案上堆积如山的奏章“还有这些东西,拿出去记名存档便是,也不用堆到孤的案头上来。”
这些都是群臣第一次劝进的表章。今早在朝会上,他是照例拒绝。等到两天后,群臣会再次上书劝进,而他会再次拒绝。等到他照规矩三辞三让,那才是赵瑜他登基大宝,诏令改元,大赦天下的时候。几千年来的一整套流程,虽然有些蠢,但也没必要改——因为这代表着从上古禅让时代传承下来的历史——按照规矩来便是。但这些循例的虚文多到把说正事的奏章都埋起来了,赵瑜哪能不烦。
“微臣领旨。”
陈正汇其实等的就是赵瑜的这番话,虽然是同样的行为,自作主张和奉命行事结果是截然不同的,这些庶务,赵瑜不明说交给下面,他也不能贸然处理。为臣之道,陈正汇把握得十分的小心。
赵瑜见陈正汇领旨后没有动作,心知他还有事,主动问道:“还有何事?”
“就是大王前日说得重定五京之事!”
“已经定好了?”赵瑜笑道。这是秉承了他的心意。大宋的东南西北四京就聚集在不到千里方圆的一小块地盘上,实在太过小家子气,远不合赵瑜的性格。所以赵瑜便让陈正汇下去重新分定各个京城。在他的计划里,京城不再是仅仅都城,而是像辽国的五京道一样,是作为一个区域的中心而存在。
赵瑜指了指脚下“这里怎么改?”
“江宁府复旧名为建邺。”
“建邺?”赵瑜点点头,这个名字是东晋时旧称,取得是建立大邺之义,还是很不错的,比白下、建康要好。
“那基隆呢?”基隆是东海王潜邸,赵瑜登基后,照例便要改名。就像赵佶本为端王,当他登基后,端州便升为兴庆府,后又改名为肇庆府。
“基隆府以基业隆兴而命名。今大王龙飞在即,当更名为龙兴府。”
“龙兴府…”赵瑜笑道“不错!”
陈正汇继续道:“西京河南府降为洛阳府,京兆府改长安府,升西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落,燕山府改顺天府,升北京。”
“移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为中京,建邺府升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