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商量,要开面馆,让冯波回来。在别人家的铺子当伙计,终究不是办法,也不是自家的。等他们把面馆做大,也能开分号,到时候管着店。
方慧也觉得大儿子在外做伙计丢人,他们两家都是念书考功名做官的,到她儿子连个作坊都管不上,得去给人家当跑腿,猴年马月能混出前途!?
于是就把冯波给叫了回来,说是家里要开面馆。
冯波听就是个面馆,不愿意“就一个小面馆,家里几个人手,还能忙不完!?又有啥可管的!?”
方慧想让他回来管“你在外面给人跑腿儿,被呼来喝去的,哪有在自家的铺子里体面!?在咱家铺子里,你就是掌柜,老板。不比在外面强!?”
冯波在常家铺子里也干了几年了,东西也学了点,算账也会了,他要求升管事,二掌柜三掌柜也行,却都被拒绝了。听家里劝了半天,冯波想了想,回到铺子里,再次要求升管事掌柜。
掌柜找到常员外说了他的要求。
“干的如何?学的咋样了?”常员外问。
毕竟是裴芩的表弟,掌柜的斟酌了下,回道“东西倒是也学了些,只还需要几年历练,方能顶事。”
也就是学东西不咋上心,却眼界高,要求高。
常员外想了下“他要是不想在这个铺子干了,问他是想去米铺还是家具铺子。”
掌柜应声,回去就跟冯波说了。
冯波冷笑“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认为自己有才华本事,被打压不得上进,当即就跟掌柜说“本来还想再最后一次机会,既然还是这个结果,那我就不干了吧!我家也要开铺子,正缺老板管事!”
掌柜一听,拱手道“那就恭喜冯老板了!以后有需要,定会多照顾生意!”
冯波结算了工钱,就去找铺子。
合适的铺子不好找,租金不便宜,还要一年一交。
找了几天,也记着开业,这才一年四十两银子,在偏街租了个铺面。
很快,方慧一家就去县城开了面馆,顺带卖麻酱烧饼。
裴茜的辣白菜作坊也重新开始了,多招了人手,分两个队,一个做辣白菜,一个做辣萝卜。
墨珩又出远门扶蓝。
裴芩就带着九儿,到了方家村住,教给他们做红薯粉。
天越来越冷,滴下的水,不久就结了冰。新做出来的细粉挂在外面,不到半天,就冻上了。
干冷干冷的天,上冻的细粉,第二天就干了。
“这冻了的细粉,干的倒是更快呢!果然像墨夫人说的,这细粉冻了再干的,是透明的!”村人看着细粉欣喜。
裴芩笑呵呵的“这个细粉不论是煮,还是炒都好吃!特别的是包包子!特别的好吃!”
看她馋的样子,马里正和方里正对视一眼,当即就给送到方老秀才家不少,让给裴芩做了吃。
方婆子割了肉,买了豆腐,酱肉粉丝包子,豆腐细粉包子,蒸了一堆。
反正是试验的细粉,前面的谁家拿了红薯来换,就能拿细粉回家吃。
自己村的作坊,自己做的细粉,红薯也几乎家家户户都收了几千金多的几万斤,拿了红薯出来换了细粉回家吃。
一时间,三个村子都在做细粉吃。
裴芩就带着九儿和方馨在村里串门,赶上谁家,教人咋变花样吃,煮粉,炒粉,川粉,粉丝包子,差点能吃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