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了靖皇所说。只派了三万兵力前来阻击赵君逸等人,剩下的依然坚守在朦山山脉,严密布防,那态度,很明显是要拼死坚守。
彼时华老他们这边,举兵与之拼了一场,却仍是死伤无数。
看到这一现象,老者开始陷入了焦虑。
很显然是怎么也未想到,敌军将领在收到帝都危险的信号时,既不是亲自带兵去护驾。而是只着了几万兵力前去,这是想做了什么?
华老看着那地图,良久,心头才终是惊了一跳“这怕是要将那小子包抄围死在那里面啊!”难不成,靖皇知道杀他之人会是了君家那小子,这是早就想跟着同归于尽?
老者想得心惊,在营里连连转了好些圈,终是提笔写下急报,再着送信的士兵将信拿走后,他又着了暗卫前来,嘱了他们再组一队精英,且寻着赵君逸他们留下的痕迹再次翻山过去看看。下令令他们定要寻到赵君逸等人,且一定要设法尽量保得赵君逸的安全!
安排完这些,老者坐在桌案边是连连摇头懊恼不已。
如今能做的,便是等京城的消息了。
崔九在收到边界的消息时,已快临近月了,看了信件,他亦是惊得不行。
对于赵君逸只着千人之力便要了砍了靖皇的头颅,心下赞赏的同时,亦是不愿失了这么位能干的大将。
华老信上说如今他们仍然被堵着,派不去兵源相助,若再翻山去寻,除耽搁时间外,也抓不到他们的行踪。
他同时还估算了下,说是那边挨着云国,与云国接壤,他们很有可能会被追至云国边界,那样的话,少不得又会被云国以入侵之罪而杀害。
现今的他们可以说是两头无路。惟今之际,惟一的相救之法,便是着人去云国说和,给云国一点好处,令他们大开方便之门的同时,也能从后包抄了靖国最后的余孽。
崔九将信揉乱,想着大将与云国交好两者间有何好处。
可想来想去,都觉云国太过弱小了,人口少,地虽多,可大多都是贫瘠之地。这也是为啥,其挨着靖国那么个大国,都百年之久了,却仍未有人去攻陷。
不是攻不了,而是攻下了,也没啥好处,多得的地没啥用不说,还得想方设法的去给那国的人民填肚子,这不是自已找罪受么?
思来想去,崔九觉得给云国的好处,莫归于好的土地,可让他割地…
烦燥的捏了下鼻梁,良久,只见崔九又盯着那灯盏喃喃“莫说朕狠心,若你能解决了这难题。那么朕,便亲自前去说和!”
说罢,就见他匆匆的写起了信来。
当李空竹收到信件时,已是月初九之时,彼时一岁零四个月的肉丸子已经会颠颠的能独自走了。
拿着手上的书信,李空竹是怎么也没想到自家男人的处境,既是到了这般危险的时侯。
因着有近半年未再得到他的消息,她本还有些气极的说,却不想,他如今正在经历着生死大劫。
放了书信,李空竹问着那送信之人“你主子有没有另交待什么?”
那人摇头,却从怀里拿出个小木匣子“主子说夫人若愿意帮忙,便将此盒收下,若不愿意,便令属下即刻带回!”
李空竹听得冷笑,不愿意?她有权利说不愿意么?
他信上清清楚楚的写着,若要救赵君逸,怕是只有寻求云国的支持了,而想寻云国支持,便得给云国好处。
云国最缺什么好处?
自然是好的土地了!
可让一大国莫名的给一小国一大片的土地,只为着换回一将,这对于那高坐庙堂的掌权者来说,心里怕是极为的不甘的。
李空竹心下嘲讽,面上却不动声色的将盒子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