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十七章农工商之论(2/2)

李愔说起商人这个职业时,除了后世在网上或书上看到的外,大分都是他自己思考得来的,而且用到的新名词也比较多,他还真怕李世民听不懂。

“这么多?”李贞也是十分惊讶,大唐总人才三百多万,可是李愔搞来的这两个产业,竟然一下影响了大唐十分之一的人,想想就让人敬佩。

“嗯,六郎你说的不错,虽说世人都鄙视商人的不劳而获,不过从你的分析来看,其实商人也是付的劳动。”李世民毕竟是一国之君,理解能力十分悍,因此对李愔的话想了一下也就明白了。这时李治和李贞也被李愔的谈阔论收了过来,十分老实的坐到他的两边听着。

“嗯,不错!”李世民也“就好像六郎你搞的那些泥厂和石炭矿,虽然没有过统计,不过我的估计,最少有数十万的大唐百姓受到惠及。”

“父皇英明,其实儿臣开始搞炒茶和五王醉时,并没有想的太多,只是一时手,所以才想赚些钱,不过随着资本的积累,我发现自己还可以许多的事情,虽然无法在政务上帮助父皇,但若是能将工业发展起来,使得我大唐百姓受惠,也算是侧面为父皇您解忧了。”李愔一脸貌岸然的说,能讨皇帝老爹心的话,说多少都不嫌多。

“启禀父皇,您只看到了泥和石炭这两样产品,却没有将与之相关的产业也计算在内,比如泥的生产,就立刻带动了石炭石、石膏、矿渣等原料的开采及运输,而且随着泥的应用推广,肯定还有更多的泥制品被人们发明来。而石炭也是一样,虽然现在它还主要为炼制泥和冶铁的燃料,不过它的其它功能,我们石炭工业协会也已经掌握,到时推来时,肯定会让大唐更多的人受惠!”

“父皇,现在我们已经明白了农、工、商三个行业的特与区别,那么解决民间贫苦也就很简单了,农业就不提了,除非忽然得到一大块的沃土地和足够的人,否则很难会短时间增加,如此一来,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只能从工业和商业上想办法,其中工业和农业又是商业的基础,因此若是想要快速增加社会财富,第一步就是要大力发展工业!”李愔斩钉截铁的说

“可是,世人只看到商人投机取巧,却没有看到商人为此付的脑力和力劳动,比如就以大唐十分常见的行商为例,这些行商贩卖货,首先,他们要先调查各地某商品的价格,分析贩卖这商品的风险与收,然后再上本钱卖上大批货,千里迢迢运到目的地行贩卖,而在这其中所费的脑力、力以及承担的风险和各费成本,都会叠加在这批货的原成本上,所以人们看到商人赚取的差价,也是商人经过劳动所得来的,只是将商品的原有价值人为的提了一分。而且商人将工业和农业生产来的产品运往各行销,使得天下间的财富通起来,只有这些财富通起来后,那些财富才能发挥有的价值。”

李世民,李愔说的也是世人对商人的共识。

李愔说的十分豪迈,在他当初的计划中,泥和石炭这两样东西,可是占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与另外一件即将现的东西一样,都是李愔布局天下的关键。(未完待续)

“六哥,这我就想不明白了,工业发展起来后,最受惠的不还是那些工场主和那些商人吗,怎么能让我大唐百姓都受惠呢?”李治年纪小,有些想不明白的说

“呵呵,九弟,你想一想,若是工业发展起来后,总归是要雇佣人手的吧,一般家里富足的百姓当然不屑于工,可是那些贫苦人家却能从中找到一条新的收,而且工业越是发达,雇佣的人手也就越多,受到惠及的百姓当然也就更多。”李愔笑呵呵的解释

“父皇,其实你还是小看了这泥和石炭!”李愔一听李世民的话,立刻言反驳

“哦?”李世民一愣,有些惊奇的看着李愔,难这其中还有什么自己看不透的东西?

李世民听到李愔的话时,却是忽然心中一动,想起这段时间李愔的举动,忽然有福至心灵的觉,当下脱:“六郎,你这段时间搞的炒茶、五王醉、泥、石炭等新商品,是不是开始就存了想要发展工业的念?”

业是一个十分特殊的行业,它本是不产生什么财富的,只是借助买低卖赚取差价,这也是世人之所以鄙视商人的本原因。”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