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四十四章李愔搂钱的本事(2/2)

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李愔也知这一,三千万贯已经不少了,支年大唐一年的国库收也就比这多了一,再加上房玄龄和唐俭亲自找来,所以李愔最后还是答应,土地券就暂停发行,先将昌和西突厥的威胁给消除了再说。

李愔笑呵呵的躬施礼,唐俭比李世民大上二十多岁,当年李世民还是太原公时,两人就以兄弟相称,后来唐俭在唐朝的建立中,更是立下无数功勋,因此十分受李世民的重视,所以李愔才会称他为伯父。

“呵呵,两位放心,以钱生钱才是最快捷的赚钱方式,不就是多六十万贯的利息吗,只要你们放心将钱给银行运营,等战争一结束,保证能给你们赚回来!”李愔满不在乎的说,虽然他没在银行工作过,也不知银行业的利有多大,不过想想后世那些金所拥有的财富,自己用几千万贯赚取百分之二的利,想必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听到李愔的保证,唐俭和房玄龄都松了气,现在朝堂上下对这位齐王赚钱的本事,几乎全都是心服服,三千万贯都能在弹指之间搞到手,更别说区区六十万贯了。

这些商人生产来的产品,大分都是直接供给军队的,而且他们也知,只有在战争时期,军队对他们产品的需求量才会激增,特别是武、衣服等最容易受到战损产品,一场战争下来,几乎所有参战队都要换上几遍,如此一来他们才能在后方大发战争财。

券,其中一些有文化的商人,甚至还亲自撰写文章发表在报纸上,从各方面大肆鼓动朝廷对西昌甚至是西突厥发起战争,这些人主要都是与军队息息相关的商人,比如军商、武商、军用被服厂商、军用品厂商等等。

“唐尚书说的不错,钱多了虽然是好事,但六郎你给的利息也太了,三千万贯的几乎都快抵的上一年的税收了,算上两厘的利息,也就是最后要多还去六十万贯,朝廷可是亏大了!”房玄龄却是痛并快乐的说。他梦都没有想到,李愔竟然能一下搞来三千万贯,如此大的数额,别说是征伐昌了,若是全都全在战争上,估计连西突厥都能直接灭了。

不过轻松之后,唐俭却又好心的提醒:“六郎,你用昌的土地换来三千万贯固然是好事,不过据我所知,整个昌国的土地加在一起,恐怕也值不了一千万贯,如此说来,你用一份货,卖去三份的价钱,若是以后买土地券的人全都向你索要土地,到那时恐怕你不好收场啊?”

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房玄龄两人本来准备要告辞的,不过唐俭忽然再次提醒:“六郎,这次你一下搞了三千万贯,功劳自然不必说,不过你这次惹却也不小,要不是陛下一直帮你压着,再加上许多朝臣看在这三千万贯的面上,也都偏向于你,否则就算是以你的份,恐怕这次也不好收场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作品,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多谢唐伯父的提醒!这个问题小侄之前已经算过,购买国债的人中,真正想要昌土地的人并不多,不过在小侄看来,还不得这些购买国债的人全都想要土地,到时昌的土地不够没关系,西突厥的疆域可大的很,再加上西域的一些地方,难还怕土地不够的问题吗?”

不过无论人们是于什么目的购买土地券,李愔筹款的目的总算是答,第一期发行的两千万土地券,很快在几天内被抢购一空,之后不得不又增发了一千万贯,却也不住大唐有钱人的需求,当李愔还想再增加发行的时候,房玄龄和尚书唐俭却找到了他。

“六郎,千万不可再发行土地券了,否则恐怕日后咱们可还不上啊!”年近六十的唐俭一见到李愔,立刻一坐在椅上,苦着脸叫。唐俭这老最喜,以前李愔在长安时,就经常到他府上作客,所以两算是忘年,彼此之间十分的熟悉。

李愔说话的语气虽然十分温和,脸上也带着一温文尔雅的笑容,不过房玄龄和唐俭听后,却都是到一丝凉意,心想这齐王果然不愧是被所有人看好的皇,不但翻手之间就解决了朝廷的财政危机,而且打下昌还不满意,竟然连西突厥与西域各国也都已经当成盘中之,皇中能有如此才与豪气并存之辈,果然是我大唐之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