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大力开展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愿意帮助你们国家,让更多的欧洲人看到华语电影…”
“直接说结论吧。”
“扼…”
结论很简单,鹰钩鼻愿意以20万欧元的高价,购买《致命id》的欧洲发行权。
“20万欧元?欧洲发行权?”
“有问题?”
“呵呵。”
麦小余的眼神像看傻逼。
华语电影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很小,但是偏偏极为追求海外发行上映。海外票房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逼|格上去了,美其名曰与国际接轨。
哪怕票房一塌糊涂,只要有个小噱头,在国内也能炒作成牛逼哄哄的样子。
因为这种缘故,华夏制片商在国际电影市场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为了海外发行,不得不经常做出退步,彰显华夏人的宽广胸怀。
《致命id》投资不过三百万,20万欧元的买断价格不算太低。鹰钩鼻认为己方看出的条件很高,但是麦小余的回应还是:“呵呵。”
可以让对方代理欧洲发行权,但是不接受买断,只接受分账票房,这是麦小余的底线。
“这不可能!”鹰钩鼻感觉尊严受到挑战“你要知道,这部片子不是功夫片,也不是贵国明星主演,我们公司发行的风险极大。没有足够高的利益,我们不会冒这么大的风险!”
“那就拜拜了您呐。”
再次不欢而散!
“自大的华夏人,你们会为失去这个机会后悔的!”
鹰钩鼻负气而去,但是麦小余心里越来越稳。
连张小泉都感觉出对方的色厉内荏,骂了句“叉了个叉的”,不理会对方的威胁。
一天就这么过去,日子波澜不惊。
第二天,李冰氷准备启程回国。她在戛纳的行程已经结束,没必要继续留到闭幕式,国内还有通告等着她。
收拾好行李,吃过午饭,回来的路上随手拿起今天的《银幕》特刊,回到酒店后无聊翻看,随手翻到一页,愣住了。
“酒吧”“华语片”等字样吸引了她的目光,仔细一看,果然找到了“致命id”的字样。不过这片报道的标题,却是介绍电影《identity》。
identity?
英文名吗?
“这是一部来自华夏的悬疑片。开头用雨夜、荒山中孤零零的旅馆这样的情境,大肆渲染了典型的连环凶杀环境,然后通过角色的接连神秘死亡,把故事慢慢引向**…”
“故事情节充满悬念,全片弥漫着惊恐的气氛,悬念环环紧扣,一直到最后才揭示出杀人凶手…”
“导演小星·晹是位才华横溢的华夏年轻导演,深刻理解了‘阿加莎·克里斯蒂’风格谋杀案的精髓,并且运用到这部影片中,令人拍案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