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7-41收购钢铁厂(2/2)

陆天明侃侃而谈,刘光也提了自己的想法:“我们现在资金有限,一吃下红旗厂不现实,可行的办法是行注资,让她活起来,明叔一定认识不少红旗厂的熟人吧。”

陆天明停顿了一会,终于答:“我和你不同,我愿意收购红旗厂,是想让大伙儿有饭吃,孩有学上,日有奔。”

“情况突变,钢材供应商撕毁了合同,提价15%,我也没办法啊,如果你有困难,我再想办法。”陆天明无奈地说。

找到陆天明,把支票给他,然后谈了谈关于红旗厂的事情,这两家工厂本来就是作为项目上的,一前一后分别在江北市落,当年都曾经风光一时,两个厂齿相依,很多工人也结成了连理,这在八十年代可是江北市著名的佳话,刘光的父亲是晨光厂的工人,母亲是红旗厂的工人,他本人就是这联姻的成果,所以说,对红旗厂的情绝不比晨光厂差。

“红旗厂是省属企业,所以市里一直想动没动得了,此前不知有多少开商馋这块地了,大概是因为当初在红旗厂担任过领导的现任省某层关照的原因,红旗厂一直勉维持着,前段时间南方有家企业来投资重组,结果因为钢材价格暴跌,重组也就半途而废了。”

说曹到,陆天明的电话打来了,开就要向刘光借款,而且要十万之,刘光纳闷的问:“昨天在厂里的时候明叔你怎么不提?”

下班前,刘光把纳找来,让她开了一张十万元人民币的转账支票,放在上去了晨光厂,厂里依旧打扫得净净,但只有两个车间的灯是亮着的,订单太少,百分之八十的工人还是要在家待岗,每月领取四百块的最低生活保证金。

“那么,我支持!”

“您觉得这个想法怎么样?如果可以的话,资金我来想办法。”

光灵机一动:“对了明叔,咱们厂钢材用量大不大?”

“那么一定关系很好了?”刘光问。

光知陆天明也是条汉,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求人,区区十万块就让他如此为难,晚辈的心里也不舒服,他上说:“我不是这个意思,十万块我来想办法,但是对方撕毁合同也太不地了吧,让卓力去找他们要个说法去。”

光沉一下:“我的意思是说,既然要用钢材,不如把红旗厂吃下,自己炼钢自己用。”



光目瞪呆:“什么,是女的?”

陆天明叹气说:“你又不是不知,红旗厂比咱们晨光厂衰败的还厉害,上次有家外地企业来重组,搞了半年看没前途就撤资了,现在厂里工人连最低工资都只能隔月了。”

“我就问问。”

在赔本经营,家大业大,开销也大,损益表他看过,每月都要净亏损五六十万。

陆天明说:“这也怨不得他们,上游涨价,下游有什么办法,最终还不是摊在消费者上,国家没本事把铁矿石价格谈下来,钢材的价格始终掌握在别人手中,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电话那边沉默了半晌,陆天明才悠悠的说:“年轻人有魄力啊,可是资金在哪里?那可是历史悠久的国营老厂啊。”

光说:“我也一样!”

“那还用说,咱们是机械厂,就是和钢铁打的,不过现在生意少,都是从钢材市场上零着买,算不上大客。”

还有晨光机械厂这个老大难,刘光明里暗里也投了不少钱去,无奈厂太大,要养活的人太多,政府又不支持,银行也不给贷款,想展起来难度实在大,所以陆天明才会连十几万的割胶刀小合同都那么重视。

当晚,刘光回到家问老妈:“妈,我听说明叔叔和你们厂的副总工关系不错?”

红旗厂比晨光厂夸得还快,市场经济之后,由于技术落后,不能生产薄的民用钢板,所以红旗厂一落千丈,工人纷纷下岗,刘光的母亲就是那时候下来的,自谋职业去了环卫扫大街,她的境遇,就是红旗厂下岗工人的真实写照。



光问:“怎么不直接从红旗钢铁厂拿货,咱们两家厂合作的历史可不止十年了。”

“那可是不错,两人过对象的,可惜最后没成。”

“是啊,多少年过去了,不知她还好么…”陆天明叹了气,陷对往事的追思之中。

老妈放下手里的东西说:“你怎么想起来打听这个?”

陆天明笑了笑:“当然,我和他们厂的副总工认识多年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