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兼文渊阁大学士。你知明朝的时候,大学士相当于什么官吗?”
“不错!”谈新权了
“明朝的时候,朱元璋废除了丞相一职,避免皇权旁落,不过,这样一来,全**政大权就集于皇帝一人,皇帝的政务十分繁忙,遇事无人商量。所以,他又设了殿阁,殿阁的组成*人员就是大学士了,作为顾问,但是,这时候的大学士只是
参并无实权;到了明成祖的时候,阁臣渐参与机务,协理朝政,慢慢的就形成了内阁制度。再往后来,徐光启任大学士的时候,内阁的权力已经很大了,几乎相当于丞相。而且,徐光启还任礼
尚书,这是一个负责全国典礼、教育、科举的官,也算是权倾朝野了。”
这个徐光启真够复杂的,蓝煜星暗想。
“明朝的大学士基本上就是文官之首了。”对这一,蓝煜星还是知
的。
“其实,刚才我对你说的都不是重,我想告诉你的是徐光启的一些特质。徐光启很聪明,
秀才的时候他就南北游逛,在广东遇到了意大利传教士郭居静,一聊起来,十分
洽,徐光启开始知
了天主教是怎么回事。这年他34岁,对以儒学为主
的中国宗教
神早已沉浸很
,否则,他后来也考不上
士。但是,他并没有把刚刚听说的西方宗教当作西洋镜一笑了之,也不仅仅作为一
域外知识在哪篇著作中记述一下而已,而是很
地思考起来。他并不想放弃科举和仕途,4年后赴北京应试,路过南京时认识了欧洲传教士利玛窦,询问人生真谛。以后又与另一位传教士罗如望
给,并接受他的洗礼,成了一名天主教的教徒;洗礼后第二年,徐光启考上了
士,成了翰林院庶吉士,这对中国传统知识分
来说已跨
了一
很荣耀的门坎,可以安安心心
个京官了。但徐光启还是不安心,老是去找当时正在北京的利玛窦,探讨的话题已远远超
宗教,天文、历法、数学、兵
、军事、经济、
利,无所不及。其中,他对数学兴趣最大,穿着翰林院的官服,痴痴迷迷地投
了
密的西方数学思维。不久,他居然与利玛窦一起译
了一大
《几何原本》,付诸刊行。当时还是明万历年间,离鸦片战争230多年。”
听了谈新权的介绍,蓝煜星有所,在现代社会,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人的成功无非是
生意,
学问,
官,学问
得好的人就不能
官,官
得好的人就不能
学问,徐光启在
学问上的成就整个明朝可以与之相比的屈指可数,没想到从政也是这么成功。蓝煜星又想到,当初谈新权在河西村的时候,自己画图纸,兴
利,办工厂,这老
不会是以徐光启自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