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章家(2/2)

折腾完了,祖孙俩终于坐在炕上,李盘着坐在炕,田大康脆跪在那,看着盆里面的菜团发呆。

还有一小盆汤,上面连一个油珠都不漂,只有青菜叶,确实够清淡。

面的红漆斑斑驳驳,脱落不少。

所谓的菜团,就是在苞米面里面加了野菜,然后放盐,上帘一蒸,比大饼还不如。

田大康咬了一菜团,喝了一汤,虽然有难以下咽,但他还是细细地嚼着,慢慢地咽下,似乎在品尝着岁月的艰辛。

着呢,忽然觉得有异样,他不由仰起,只见墙上正中央挂着一个相框,上面只有一张照片,那是一个穿着军装的青年,英姿发,目光炯炯,似乎正盯着田大康。

上面摆着几样东西,正中是一个白瓷的主席像,半尺多,正在向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挥手。

成年之后,田大康重蹭蹭涨,就跟育似的,但是现在还一瞧不趋势,除了脸之外。

又背诵了一段《为人民服务》,这是著名的老三篇之一,另外还有《纪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当时绝大分人都能背诵,哪怕那些不识字的农民也都一样…啥玩意也架不住熟啊。

“吃饭喽…”李把饭菜端上桌。田大康刚要上炕,却被拉着站在主席像前,然后就看到目光无比虔诚,手里捧着一本红宝书,嘴里念念有词:“伟大领袖**万寿无疆,林副主席健康…”

“这玩意忆苦思甜的时候吃一顿也成,要是天天吃可够戗,难怪俺骨这么瘦呢。”田大康心里颇有些慨,作为一个重生者,他最烈的愿望就是先能吃饱吃好,不光是自家,还有屯里那五六十。可是这样一个朴素的愿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可不是那么好实现的啊。

而且菜团也分三六九等,日好过的,里面就是面多菜少;反之,菜越多,证明这家日越苦。

另外一个柜盖上则是一些日常用品,一个塑料木梳,一把篦,还有一个镶着木框的镜。田大康忍不住把脑袋探到镜前面,他自个十几岁的时候是啥德,早就忘了。

对,问问那个刘老六,这老家伙没准有法。田大康打定主意,忽然一颤,噼里扑通到地上,趿拉着鞋往外就跑。

“叔叔…”田大康心一震,这是李的儿,参加抗援朝,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结果就再也没回来。

田大康能不急嘛,那个手机没影了。刚才回家的时候太激动,把这茬给忘了。

“富贵,忙三火四啥呀…”李的声音从屋里飘来。

田大康有憋不住想乐,但终于忍住。他知,这时候要是有一不敬,绝对会打他的

胖乎乎的脸,还有俩小酒窝,两个小睛虽说不大,但是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还招人喜。田大康掐掐小细胳膊,嘴里不由叨咕一句:“这都长到脸上了…”

也正因为如此,李才成了五保,后来又收养了田大康,在老人的心目中,既把他当成了孙,又是儿

旁边是几本书,清一红颜的塑料,大多是《**语录》,此乃家家必备之,人称“红宝书”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