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百九十八章军人中的杀手(3/3)

”2003年9月29日“基地组织”发表声明警告说,美国的情报机构已经渗透进了“基地组织”内部,致使数名“基地组织”的成员在伊拉克被捕,这是“基地组织”破天荒首次承认自己遭到M国情报机关的渗透。

在局部战争中,M国通过传统的间谍活动,有效地弥补了高技术手段的不足。在对波黑塞族的打击和科索沃战争中,美国特工事先深入战场,接近目标后,用激光目标指示器为轰炸机指示目标,或通过无线电引导飞行员瞄准目标,效果非常明显。

伊拉克战争中,M国之所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推翻萨达姆政权,除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外,有效的间谍活动也是迅速取得战争速决的重要原因。在战争爆发前几个月,M军就派出了近200名特种兵和中情局间谍深入到伊的腹地进行侦察和情报收集活动。

此外,中情局在战前还招募了大量伊拉克人充当间谍。如曾在伊拉克最令人恐怖的情报机关…伊拉克特别安全局工作了10年的贾布里,1999年在约旦被中情局发展为间谍。从2003年2月,他开始为美国中央情报局提供情报。不久,他又发展了负责萨达姆总统官邸的护卫艾哈迈德、伊拉克情报局马沙达尼少校等13人成为M国间谍。

艾哈迈德向贾布里提供了共和国卫队在巴格达城内外的部署情况、伊军重炮阵地的位置、巴格达周围的导弹阵地位置等绝密情报,马沙达尼向中央情报局提供了大量关于伊拉克导弹、反导系统以及部队调动的情报。这些目标最终都成为美军空袭的重点打击对象。当众叛亲离的萨达姆逃离巴格达时哀叹:“甚至我的衣服也背叛了我!”

苏联解体后,美情报机构在窃取军、政情报方面的职能有所削弱。面对新的情况,美国间谍机构通过扩大其职能,特别是搜集民用情报走出了一条新地道路。美中央情报局前局长伍尔西多次指出,工业间谍是当今情报活动中最热门的主题。1993年克林顿入主白宫后,要求中央情报局把搜集全球各地重要的经济和科技情报放在首位。

随着间谍进入经济领域,使得美国企业在一些重要的国际贸易谈判中屡屡获胜。1993年,M国在日内瓦参加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谈判期间,中情局间谍对参加世界贸易协定谈判的主要国家代表,特别是对F国总统密特朗、总理巴拉迪尔及欧洲委员会主席德洛尔的通讯进行了窃听,掌握了法国在关贸总协定谈判中的底牌,从而使美国在谈判中掌握了主动权。1995年,法国总理巴拉迪尔访问沙特期间,沙特方面提出希望从法国购买价值数亿美元的包括军舰、导弹,后勤保障物资在内的武器装备和民用飞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