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因此论证工作进行的很艰难。但是,军队论证部门却大胆提出:新手枪要具有华夏特色,总体性能要达到或超过世界同类武器的先进水平。通过进一步调研和征求意见后又明确了我国新手枪研制的指导思想,即:提高武器威力,增大弹丸杀伤效果和穿甲性能,减轻武器系统质量,提高武器可维修性;外型美观大方,主要零部件可以互换,便于大量生产。
此后,论证部门的科研人员开始对各国装备的手枪进行研究,在当时国外军用手枪大多数采用9毫米口径,如美军装备的m9手枪,奥地利的格洛克17手枪,前苏联马卡洛夫手枪等。9毫米口径是当时军用手枪的主流口径,除马卡洛夫手枪用9-18毫米马卡洛夫手枪弹外,其他手枪都是使用9-19毫米帕拉贝鲁姆手枪弹。因此我国是不是也要搞9毫米口径的手枪?如果选择9毫米口径的话,那我军新手枪的研制工作就会少走好多弯路,国外大量数据资料都可以作为借鉴,且对将来外贸也很有益处。
当时,华夏的5。8枪族正处于研制阶段,经过近20年的摸索,我国对小口径杀伤理论已经非常了解,采用小口径、小质量、高初速弹丸来提高杀伤威力已经被大量的试验所证实,也开始被人们所接受。因此,很多人主张研制5。8毫米小口径手枪,统一我国的口径序列。
一时间,两种意见方各执一辞,争论地难分难解。为此,论证部门进行了大量的试验,打肥皂,打钢板,打活猪,光试验消耗的肥皂就达5吨多重。试验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数据,最终验证了5。8毫米口径手枪是可行的,而在发展5。8毫米口径还是9毫米口径方面却未能得出肯定的结论。因此论证部门最终提出9毫米口径手枪装备营以下军官,5。8毫米口径手枪装备团以上军官,作为新手枪系列,同时进行研制。这个结论得到了领导机关认可,也因此有了现在的两种口径的姊妹手枪。现在回过头来看,研制的结果并非是当初所设想的,但是以9毫米手枪作为警用,通过扩充弹种来达到特殊的作用效果,而5。8毫米手枪作为军用,也可以说是一种不错的搭配。
在新手枪的研制过程中同样也走了不少的弯路。开始研制时,总师曾经提出过设想,为了简化工艺、简化结构、降低成本和便于大量生产及加快研制进度,采用两种口径同一种结构方案。但是这样的指导思想在实际中却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
由于9毫米手枪要求既可使用新弹,又可使用帕拉贝鲁姆9毫米手枪弹,在新弹未研制出之前,可用帕拉贝鲁姆9毫米手枪弹进行试验,相比而言9毫米手枪研制进度较快,这也是9毫米手枪先定型的原因。在研制初期,为了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出了可以进行多种方案设计,不断比较、优化的设计思想。经过方案的初选,最后有5种方案参加了设计评审,分别为采用半自由枪管短后坐回转闭锁机构的9a型方案和9a1型方案;采用枪管回转闭锁机构的9B型方案;枪管上下偏移闭锁机构的9c型方案和9-Ⅱ型方案。最后专家建议在9a型方案和9-Ⅱ型方案的基础进一步试制和试验,然后优化成一个方案。通过近5年的多次优化改进设计、试制和试验,最终9毫米手枪及弹达到了设计定型要求,先于5。8毫米手枪设计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