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的所有成员都已经被登记在册,不仅是缅甸政府军,就是其他势力也心里有数。这也就是说,果敢共和军的人想要搞点小动作,是很难瞒过别人的的。而自己这一批人在果敢特区已经取得了合法的身份,没有引起任何人或组织的注意,因此应该充分利用这个优势条件。
庞文澜赞叹于自己的孙子年纪轻轻,就有这番远见卓识,更加赞同于庞仰岳的这个观点。当时果敢特区群雄并立,战火纷飞不断,尽管这些势力互有恩怨,但是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反对果敢共和军。其中的原因是多样的,一则因为果敢共和军在这片土地上是外来者;二则是因为忌惮于接纳了果敢共和军,可能会招致来自Z国的报复。
包为重要的还有缅甸政府的原因,缅甸政府对来自中国的残军非常忌讳,必欲除之而后快,这种坚决程度超过了针对其他武装势力。而其他势力纵然是反政府的,却也不敢与果敢共和军站到一起,因为这意味着与缅甸政府彻底决裂,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
表面看起来,当时处于夹缝中的果敢共和军很艰难,但实事求是的来说,尤其是比起其他残军,却已经十分的幸运了。当年的残军与缅甸政府军发生过大规模冲突,尽管残军获得了胜利,但是庞文澜清醒的意识到了危机。故而在残军四分五裂后,庞文澜聪明的将自己统帅的那一支尽力本土化,融入大量的当地人,因而缅甸政府对他的疑虑被冲淡了,将注意力放到了其他残军身上。
一支势力想要尽快的发展壮大,不能只是依靠一兵一卒的渐渐积累,最简单和直接的办法是吞并其他势力。但是这种现状却意味着,果敢共和军可以充分利用各派势力之间的矛盾左右逢源,但是想要吞并别人是不可能的,最多只能被别人吞并,而这又是庞文澜不愿意做的。
庞仰岳在爷爷的支持下,试图在果敢特区另外建立一支缅甸政府认可的势力,不与果敢共和军保持任何联系。庞仰岳的目标是一统纷争的各方,然后夺取整个果敢特区乃至整个掸帮,但是他的运气却不太好,几经辗转奔走,却只能拥有一支十几二十人的小队伍。不要说统一其他势力,就连自己的生存都很困难。
再后来,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结束了果敢地区的纷争局面,与缅甸政府签署了停火协议,并组建起了特区政府。当时的庞仰岳就像自己的爷爷一样,做出了一个十分正确的选择,没有继续斗争下去,而是向特区政府投诚,接受了改编,自己也混了一个小职位。
这也就是说,庞仰岳本来并不是卧底,而是后来利用自己的条件成了卧底。
罢开始的时候,庞文澜对庞仰岳并没有太高的要求,只是希望他能够私下提供一些情报。但是庞仰岳的才具和野心却要求他更进一步,于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计划就诞生了。这个计划的内容就是,让果敢特区政府和同盟军全部成为果敢共和军的一部分。
所谓皇天不负苦心人,经过了长久的韬晦和努力,庞仰岳终于大功告成。
这些事并不是全部由庞文澜说出来的,有很多是庞仰岳自己和杨家威等人讲述的,庞劲东将他们的话整理一起,才归拢出了事情的大致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