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芳去问李成梁,李成梁一听刘方平这么说他,连声冷笑:“还说我喜欢背后说人坏话,他这不就是在说人坏话吗?好,你无情休怪我无义,我就把你的真面目揭露出来让大家知道!”
“好好好,你们两个随便斗气,总之只要让我知道答案就好了。快点告诉我!”顾芳觉得他们两个人根本就是拿自己耍着玩,本小姐脾气好也是有限度的!
“顾芳啊,你知不知道明代有一个僧人名叫道衍的?他…”
“就是他鼓动燕王朱棣,从而起了靖难之役,把靖文帝赶下来了宝座。你不是想跟我普及历史知识吧?我知道你和刘方平学的都是中文,也知道学中文的人呢都喜欢卖弄,便拜托你不要把我当小学生,有什么话直说好不好?”顾芳不等李成梁把话说完,就抢白道。
李成梁被顾芳这一顿抢白也有点尴尬,伸手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这是他跟刘方平学来的,心想:“认识有学识的女人就这点不好,不给你一点表现的机会。”嘿嘿讪笑道:“我早就知道顾小姐你学问渊博,现在一见果然如此,佩服佩服。好了,我们来说正题,你对道衍很了解,那我问你,他为什么一心想要朱棣造反?或者说朱棣造反对他有什么好处呢?”
“好处?”顾芳迟疑起来,她的学问虽然不错,可女人对于历史这种东西本来就很难真正有兴趣,她能知道这么多的历史常识已经很不错了,却从来没有深入思考过。“应该,应该是荣华富贵吧?不是有人说过吗?大功莫过于拥立,能拥立一个皇帝一定是大功吧?”
“你的学识还真丰富,连这句话也知道,看来以后还真要少在你面前卖弄了。”李成梁调侃一句,然后道:“你的说法对别人很正确,可对道衍并不合适,第一他是个和尚,虽然可能不太像真和尚,但佛家的学说总是受了不少薰陶,看他后来的行事绝不是那种贪图富贵地位的人。第二,朱棣造反的时候已经三十几岁,而道衍已经五十几岁了,按中国的传统说法,这已经是知天命的年纪了,说俗一点就是土埋半截了。你什么时候听说过这么大年纪的人还一直鼓动人家造反的?所以你的说法不成立。”
“那是为了什么?”
“为了梦想。”李成梁淡淡地道:“为了可以有一个施展才能的机会!一个能证明自己的机会!如果只有乱世才能让他有施展机会的话,那他就造一个乱世出来!我只想只要是男人就不会甘心一辈子平庸,有些人平庸是因为没有才能,有些人则是因为找不到发挥才能的环境。有道是‘胸中藏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向草莽。’,不管是不是真有才能,人总是会认为自己是有才能的,只是一时还没有找到施展的机会而已。刘方平也不能免俗啊!”“这是什么说法,难道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就是刘方平一直在等待的机会吗?这也太好笑了,难道为了让自己有表现的机会,就可以去害别人了吗?你,你们心中还有没有是非黑白?”顾芳质问道。
李成梁诧异地道:“你这是什么意思,我怎么感觉你对刘方平比对我还关心?这种倾向很威胁啊!你以后要注意啊!我顶多可以当言情小说里的配角,可不想当主角之一!”
“你说什么啊!”顾芳脸一红,一拳打在李成梁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