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854章南岳二(2/2)

第七为正殿,殿前是一块大坪,正殿耸立在十七级的石阶上,正中的石阶嵌有汉白玉游龙浮雕,正殿二丈,为重檐歇山建筑,内外共有七十二大石,象征南岳七十二峰。

殿覆盖着橙黄的琉璃瓦。并饰有宝剑、大小蟠龙和八仙中的人,飞檐四角,垂有铜铃,檐下窗棂、板,都雕刻着各故事或木鸟兽,后墙上绘有大幅云龙、丹凤。大殿台阶四周,有麻石栏杆围绕,上雕刻有狮、麒麟、大象和骏,栏杆中嵌有汉白玉双面浮雕一百四十四块。

试想一下,华夏哪个庙宇能够容纳其他教派一起发展信徒,宣扬真理?

第六为御。砖木结构,重檐歇山,四周绕回廊,前有丹墀,中嵌蟠龙。楼上四周装镂空窗格,其斗拱形制奇特,七踩三翘,为古代所罕见。南檐下有“御”横额。

在南岳大庙之中。

儒、释、三教共存一庙,这是我国乃至世界庙宇中绝无仅有的。

第一是正门,也叫棂星门,由岗石砌成,门前有一对石狮,姿态雄伟,门内翠柏立,绿草如茵。

第四为御碑亭。八角重檐攒尖,红碧瓦,飞檐翘角。檐下斗拱,玲珑剔透。

它是一组集民间祠庙、佛教寺院、观及皇建筑于一的建筑群。(未完待续。)

南岳大庙,就是这样的一座庙宇,三个教派的传承,在一座庙宇里面,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共荣。

亭周四面为红墙,每方开一拱门,亭内置一大驮碑。状似乌,古传为负重之兽。

第九为后山门。亦称北后门,是岳庙中轴线的终。砖木结构,单檐,红墙黄瓦,屋脊上饰有宝和走兽。门东为注生殿,祀注生真君,民间亦称注生娘娘。门联为:“注优劣惟善人知止善地;生命寿夭皆由自造不由天。”西为辖神殿。一门两殿相连,一字排开,装饰古雅大方。后门,即可登山。

第五为嘉应门,现加以改建,内设南岳文所,南岳书画院,大庙招待所等;

第八为寝官。亦称谨殿,后殿。砖木结构,重檐歇山。和正殿丹墀相连。殿中设圣帝和夫人景明后、圣帝父母亲坐像,故亦称圣公圣母殿。檐下装有犷的斗拱,天绘制

殿中原来设有岳神座位,历代统治者对岳神都加赐封号。

北面悬横额:“古往今来。”联为:“登峰巅俯视唱江从东去;问天下谁称福地,长歌风从南来。

”南檐下有“奎星阁”竖额,联为:“亭有盘龙,何不在天飞霹电;岳常集凤,都来此地听箫韶。”阁的左边有钟亭,原有一元泰定元年铸造的重九千斤的大铁钟,右边有鼓亭,过去置有一面直径达两米的大鼓。

如唐初封为“司天霍王”,开元间又封为“南岳真君”,宋代加封为“司天昭圣帝”等等。

第二为盘龙亭,又称奎星阁,旧时于此演戏。阁方形,台基约两米,岗岩砌成,中有十字通。阁楼木石结构,重檐歇山,覆黄琉璃,檐下饰斗拱、彩绘雕镂。覆斗形藻井中雕有一条大的镏金盘龙,故又名盘龙亭。

第三为城门式的三大门,正中叫正川门,门内有玲珑别致的御碑亭,亭内有清圣祖康熙四十七年为重修南岳庙而立的一个大的驮石碑,碑文系康熙亲笔;

二亭都为重檐歇山式建筑,现修缮一新,新置了钟、鼓。在二亭纵线的南面,还有二座六角攒尖亭。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