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舍才会真的动心。所幸,建两座数千万元的学校,远比建一座数十亿元的“鲲鹏馆”要轻松、简单许多。
眼看得实验一小、阳城一中新校址开始动工,说明市府新学期招生的承诺不假,市区众多学生家庭便不再观望与等待。几乎一夜之间,储开富的滨江新城,由被遗忘的角落,迅速成为万人热捧的宫殿。
滨江新城乃中阳地产所建的一处大型住宅小区,别的没有,各种档次、套型的房子很多,有的建成多年,有的停工观望,正愁没人来买哩。现在好了,让名校风暴这么一席卷,那些正为孩子上名校犯愁的家长,纷纷闻讯而来,涌入冷落日久的中阳地产销售大厅,再多的房子也很快被一抢而光。
储开富本是商人,他开发的房子原本就是商品,看到蜂拥而来的购房者,他在满心欢喜的同时,也在不断调整着手中那把尺——房价。很快,滨江新城的平均房价由每平米五千元,迅速暴涨到八九千元,有的甚至突破万元,而且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壮观景象。
面对滨江新城的高房价,有一个群体得到了特别关照——实验一小、阳城一中的老师。
为了吸引两所学校的老师到新校来,廖志国给储开富专门下了一道指令——所有前来任教的老师,每人购买一套住宅,房价按照原始价九折优惠。如此一来,一套百平米公寓,前后差价高达四五十万元。因此,两校老师为争来新校,竟差点打破了头。最后,校长求到廖志国那儿,只好又给储开富一道命令:两校所有老师,均可购买优惠房一套,以便日后新、老校区师资岗位轮换。
这一决定,自然又得到老师们的热烈欢迎。原先,曾经有很多人担忧,滨江新城地处偏僻,上述两所学校的老师、员工哪里肯跑那么远去江边上班?现在,老师争先恐后在这里买房子,你拿棍子赶他也不肯走了。
廖志国的这个举动,虽然骨子里有帮开发商卖房子之嫌,可是解释起来却也冠冕堂皇。一来,名校分散办学,优质资源稀释,缓解了群众择校难的问题,从民生角度论是做了大好事;二来,中阳地产是市里招商引资来的重点企业,当年动员人家过来时曾经有过承诺,现在顺便解决了人家的困难,也是体现阳城党委政府的信用与责任;三来,沿江开发已经成为省里的战略重点之一,炒热滨江新城正好与之呼应,同时也是为阳城的就业与税收提供了源头。
当然,有一本账廖志国心里早有盘算:即使有人心存异议,前边不还有洪大光挡着嘛。
滨江新城几乎在一夜间走红、热卖,简直势不可挡。除了老板储开富赚了个盆满钵满外,黄一平及其姐姐也成了赢家。早先储开富帮助黄一平预定的那套房子,其实一分钱没花,但几年来一直在他名下,现在光是一纸合同就值数十万元。黄敏那套当年本想退掉的联排别墅房,更是大涨百万元之巨。经过反复掂量,也查询了相关法纪方面的文件,确认完全是市场行为,其中并无任何违法违规,黄一平才让汪若虹和姐姐一起付清房款,办了产权证。
至此,黄一平始终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到实处。他觉得,跟随廖市长这一年多,自己官、财、情运皆不错,廖市长满意,苏婧婧满意,他在阳城官场上的人脉、声望也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宽度与高度。更主要的是,他的那个“然”底线与原则,始终得到了坚决贯彻落实,丝毫未有令人担忧的遗留问题。这样的状况,是他当初怎么也料想不到的。
中阳集团的问题解决了“鲲鹏馆”的资金缺口实际上也已有了着落。
按照廖志国的设想与测算,因为名校迁移这着妙棋,至少忽然增加了两笔收益:
其一,就在中阳地产附近,还有大概一千多亩的江滩,过去是无人问津的臭狗屎,现在是令人垂涎的香饽饽。几年前,洪大光主政市府时,曾经组织垢次拍卖与招商,也多次动员储开富一并拿下,作为商业开发用地,结果却无人敢接手。现在,随着名校迁移、居民涌入、房价飙升,那块地马上成为多家房地产商争抢的热点,其价值也迅速得到高估。目前,光是储开富一人开出的价格,每亩已比原先净增六十万元,如果采取公开招拍,多家企业参与竞争,可能升值更多,仅此一地就有数亿元的增值。
其二“鲲鹏馆”选址于城北新区,那里目前虽然尚以农田为主,此前地价也低得可怜且乏人问津。但是可以想象,一旦“鲲鹏馆”开工建设,实验二小、阳城二中在那里设了分校,然后再完善了医院、商场、银行、超市、菜场等配套设施,周边土地定然像江边一样热卖。于是,廖志国筹划先拨出一两块土地,近期组织一次招商与拍卖,预计收益也相当可观。如此“鲲鹏馆”的资金缺口基本可以解决了。